导语:
这几天在写一些丝网产品的文案和软文。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在聚乙烯的百科下有一行字写着: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聚乙烯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这几天在写一些丝网产品的文案和软文。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在聚乙烯的百科下有一行字写着: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聚乙烯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嚯,真可怕,聚乙烯竟然是3类致癌物,还好我看到了,以后接触可得注意点儿。这可是全国最大的百科了应该错不了。
转念我又想到朋友圈各种这致癌那致癌的垃圾文章非常令人反感。于是我本着“科学素养”的思维重新思考:
于是我在网上翻阅了一些资料,果然和我思考的差不多。其中最具权威性的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给出的清单。
根据清单致癌物分为4类,首先来说明一下1~4类致癌物的定义
2类致癌物:
看完上面的解释,你是否对3类致癌物没有那么惧怕了呢。我们再举一些例子。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清单,各类中常见致癌物有:
1类致癌物:
2类致癌物:
3类致癌物: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原来一类致癌物中有如此多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是话说回来,本着科学的素养,我一直认为“没有表明计量的结论都算耍流氓”,说是致癌,都要有一个摄入量的问题,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摒弃坏的生活习惯就可以使我们很健康。同时也要相信我们的身体,在几千年的进化中它的自我调节和排毒能力还是很强大的。
所以类似这种谣言:“大家可要注意啦,咖啡因为3类致癌物,以后再也不喝咖啡了。”也就不攻自破了。
1、咖啡因为3类致癌物,意思是没有充分的证据和数据可以证明他的致癌性。
2、咖啡也有不含咖啡因的,所以“以后再也不喝咖啡了”的说法夸大其词了。
3、摄入量问题,我们没有西方人那么喜欢喝咖啡,偶尔喝点无伤大雅(个人见解)
【结论】
需要明确的是百科所表明的致癌信息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对于大多数的人,对于致癌物分级的定义并不清楚,单单只表明某物为几级致癌物的做法有很强的误导性,有可能被某些人利用获取私利。
在思考百科中是否有必要加这么一条致癌信息时,我查看了一下世界最大的百科库维基百科,在聚乙烯的英文页面和中文页面都没有表明致癌字样。
我的思考:标明致癌,写上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需要在不引起大众误解的情况下。既然容易引起大众的误解何不再添加更多的信息做一下解释呢。
发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