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方近日出动500余名警力,开展打击制售假冒白酒集中行动,共抓获涉案人员54人,摧毁团伙9个,缴获假冒贵州茅台等品牌白酒两万余瓶,假酒包装材料60余箱,初步估算涉案价值1700余万元。
在汤某制售假酒一案中,汤某将进价25元一箱的假酒倒手转卖45元,每天清晨4点多就出门送货。汤某的亲属也加入制售假酒行列,从湖北孝感赶到南京,用低档白酒灌装成假冒高档酒销售。汤某被抓获后,20余名民警花3个多小时才清点完他囤积的假酒,动用3辆大货车将涉案假酒、造假材料、工具等搬回派出所。
此次集中行动查获的假酒大都销往外地及南京一些中小型超市商铺、婚庆公司合作的糖烟酒门店。此次行动,南京溧水警方抓获一个生产、销售假酒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查获假酒1000余箱,涉案价值达数百万元。警方开展集中行动时,嫌疑人张某正往一烟酒店配送假酒,被蹲守民警抓个正着。
马来西亚目前正经历着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假酒杀人”事件。马来西亚警方表示,自9月17日晚间开始,吉隆坡与雪兰莪州地区,突然连续传出大量的甲醇中毒病例,直到9月19日清晨为止,马来西亚卫生部已确认51起病例,其中19人死亡,14人住院中有生命危险。马来西亚警方表示,这些中毒患者,大多是来自尼泊尔与南亚的外籍人士,症状发作前也都曾饮用多种外籍厂牌的啤酒与威士忌,因此全案也正朝“私酿假酒”的方向大举查缉。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9月19日报道,马来西亚警方表示,这波假酒中毒案自9月17日传出送医通报后,48小时内已有51起病例,其中吉隆坡有6案、雪兰莪州则有45案;至于死亡的19人身份,则有2名马来西亚公民、2名孟加拉人与15名尼泊尔人。
“这51起中毒通报,皆出现了‘甲醇中毒’的症状……除了3名马来西亚公民外,其余患者则都是来自缅甸、尼泊尔、孟加拉与印度的外籍人士。”马来西亚卫生部总监努尔·希沙姆·阿卜杜拉表示。
报道称,甲醇中毒是一般假酒事件中常见的症状,尽管甲醇在人体内会被转化为具有强烈毒性的甲醛,但因生产成本较低、又和酒精乙醇的气味相似,因此许多不良的私酒商人都会在酒精饮品中混入甲醇,借以谋取价差暴利。
报道还称,这51起中毒案,在通报前都曾在当地饮用或购买三种品牌饮品,它们包括——缅甸品牌“曼德勒威士忌”、“大皇家威士忌”,以及印度品牌“翠鸟啤酒”。
努尔·希沙姆·阿卜杜拉表示,一般来说,在饮用含甲醇的假酒饮品后,12至48小时内就会出现头晕、上吐下泻、恶心、嗜睡、呼吸急促与心跳加速等早期症状。由于这些不适与乙醇造成的“酒醉”状况类似,患者往往因延误就医,而造成视觉神经受损、永久性失明甚至死亡。
报道称,虽然马来西亚的国民饮酒量,是亚洲最少的国家之一;但自今年9月起,马来西亚改征销售税及服务税后,酒类的税额又更为增加,因此大马警方目前也怀疑这次以移工受害为主的假酒风暴,或与地下假酒厂的大举扩张有关。
假酒的主要成分和危害性都来自甲醇,醇又名木醇、木酒精,为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的液体。甲醇急性中毒在临床上不属于多发疾病,但是它通常表现为假酒的生活性中毒或急性职业中毒,具有突发群体中毒事件的特征,一旦处理不当,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给中毒者带来严重伤害。
甲醇可以经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甲醇口服后吸收很快,30-60分钟血液浓度可以达到高峰,开始产生毒性作用,大多数人初期中毒症状出现在摄食后12-24小时。由于误服者不会意识到甲醇中毒的可能,其早期又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嗜睡和意识障碍等症状,与醉酒难以区分,所以很难做到早期诊断。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洗胃、导泻减少中毒者甲醇吸收剂量,但是一旦出现明显的中毒性脑病和视力障碍,往往已经不是中毒的早期,失去了清除消化道中甲醇的机会。
人们身体一般摄入5毫升甲醇就可中毒,甲醇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之一。甲醇经体内醇脱氢酶及甲醛脱氢酶等作用被氧化成甲醛,继而生成甲酸,甲酸能抑制人体视网膜氧化和磷酸化过程,使叁磷酸腺苷合成困难。结果会造成视网膜细胞性变,甚至会演变成视神经萎缩。一般来讲,摄入甲醇5~10毫升就可引起中毒,30毫升可致死。
1、消化系统症状
喝了假酒后,杂醇刺激肠胃,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还可能引发肝脏损害,可能并发急性胰腺炎。
2、中枢神经症状
喝了假酒杂醇进入血液,常常会伴有头晕、头痛、眩晕、乏力、步态蹒跚、失眠,表情淡漠,意识混浊等症状,情况严重者还会有意识迷糊,昏迷以及癫痫样抽搐样。
3、眼部症状
假酒一般是用工业酒精,甲醇含量多,甲醇对眼睛的刺激性很大,喝了假酒,最初可能会出现眼前黑影、闪光感、视物模糊、眼球疼痛、畏光、复视等。严重者视力急剧下降,可造成持久性双目失明。
4、酸中毒现象
假酒中的甲醛进入机体后,会很快代谢成甲酸,若是摄入量大,甲醇在体内会抑制某些氧化酶系统,造成乳酸和其他有机酸以及甲酸累积,引起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严重者出现紫绀、呼吸深而快呈Kussmaul呼吸。
责任编辑:武伟伟
四川某学院学生李燕称其母亲花了3万元订购... [详细]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月29日开设了“春节返乡路”公众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