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我都快喝完一箱了,竟然全部是过期的。”市民刘女士爆料,前阵子她在湖塘周茉进口食品超市购买了一箱宝进口矿泉水。昨天她却发现,这箱水已经过期了一年半,这让她感到十分震惊。
记者见到,刘女士购买的“圣碧涛天然矿泉水”是意大利进口商品,保质期为18个月,瓶身上清楚的写着生产日期见瓶盖(年/月/日),然而矿泉水瓶盖上的日期为13年8月17日,截止目前,刘女士购买的这批水已经过期了一年多的时间。
当记者陪同刘女士找到周茉超市讨说法时,超市客服人员却矢口否认。“进口食品的生产日期应该是反着看的。”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刘女士觉得很荒唐:“按照这样的逻辑,是17年8月13日,可这2017年还没到呢。”超市工作人员随即改口称,瓶盖上写着的是最佳饮用日期,而不是生产日期。刘女士觉得超市方一直在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推卸责任, 她将按照法律程序保护自己的利益。
为此,记者咨询了相关法律人士,律师陈建波介绍,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记者就此事向武进消协反应,工作人员表示,将根据实际情况,对该经销商作进一步调查。
近年来,进口食品在我国畅销并不是个秘密,在很多人看来安全、时尚的进口食品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但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被曝光,对国人来说这都是隐患。
韩国海苔是不少年轻人青睐的小零食,可是很多市民不知道的是,其实不少进口韩国海苔质量并不过关。近日,陕西检验检疫局首次检出不合格进口韩国海苔,货值近2万美元的7个品种韩国海苔,全部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
陕西检验检疫局食检处吴育林处长介绍,此次进口的韩国海苔共670千克,货值近2万美元,分别是海世传统紫菜、海香迷你海苔、海世鲁桑叶紫菜等7个品种,被全部检出菌落总数超标。由于这是陕西口岸首次进口韩国海苔,检验人员严格取样,按照标准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测,结果发现7批调味海苔菌落总数全部超出GB19643标准的限量要求,且最高超出17倍以上,存在极大的安全卫生隐患。检验检疫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及标准,判定该7批调味海苔全部不合格,做出退运处理,预防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际贸易便利化的推进,我国进口食品的品种和数量都逐年增加,进口食品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大。陕西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质检总局已通报多批进口韩国海苔因菌落总数超标被退运或销毁,进口韩国海苔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陕西检验检疫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应该关注两点:一是看进口食品的中文标签,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一款通过正规渠道进口,并经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口食品必须有中文标签。二是可以向经销商索要并查看该批食品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这个证书是由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证书上注明了进口食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具体内容。可以说这个证书是进口食品的“身份证”,只有货证相符,才是真正的进口食品。
近年来我国进口食品很火爆,大街上也多了许多进口食品店,商场超市里也有许多的进口食品专柜。新《食品安全法》也对进口食品的安全保障利用专门章节作出了规定。但不管监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如何努力,消费者还需要有一个自我保护的知识和能力。消费者不是专业人员,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讲,购买进口食品做好几个看:
第一、看商家。购买食品应选择正规商家购买,切忌在无食品经营许可的商家处购买。
第二、看标签。进口食品应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应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应直接印制在销售包装上,不得另行加贴,不要购买没有中文标签或者中文标签不规范、不齐全的进口食品。
第三、看证明。必要时,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提供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该进口食品的合格证明。
第四、看凭证。这是消费者遇到问题的救济措施。消费者应保留好食品的购物凭证,发现购买的进口食品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可以向经营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也可拨打12331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这些“看”简单易行,但看好了、看准了,就能避免绝大部分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和消费陷阱。
一是看商品上是否加贴了中文标签。
不要被商品上五颜六色的“洋文”欺骗,商品上只有“洋文”恰恰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进口食品必须加贴中文标签才允许上架销售。中文标签中须标明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简言之, 中文标签是进口食品的“上岗证”。
二是看《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消费者可以要求销售进口食品的商家出示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对证书上的品名、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以辨明真伪。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口食品须经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据有关规定检验合格。换言之,检验检疫证明就是进口食品的“身份证”。
三是看经销商有无“进口食品卫生证书”。
该证书是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证书上注明进口食品包括生产批号在内的详细信息。只有货证相符,才能证明该食品是真正进口的。
另外,还要看包装上的经销商信息。对于进口食品来说,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要投诉或赔偿,消费者很难去找到国外的生产商,只能去找经销商,因此,产品包装上的经销商企业名称、地址、电话等信息一定要看清楚。
责任编辑:刘宇
四川某学院学生李燕称其母亲花了3万元订购... [详细]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月29日开设了“春节返乡路”公众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