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药物滥用的危害总结如下:
精神药品由国家指定的生产单位按计划生产,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精神药品的生产活动。精神药品的原料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制剂的生产单位,由卫生部会同国家医药管理局确定。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的生产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医药管理部门确定。
精神药品的原料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制剂,由卫生部会同国家医药管理 局指定的经营单位统一调拨或者收购;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医药管理部门指定的经营单位经营,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经营。
医生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合理使用精神药品,严禁滥用。除特殊需要外,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每次不超过三日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每次不超过七日常用量。处方应当留存两年备查。
精神药物中毒的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首先要弄清楚吃的是什么药,如果搞不清楚,就要将装药品的瓶子一同带到医院。其次,家属还应尽可能提供药物的数量和服药时间。原则上在就近的医院抢救,医院离家较远的,在呼叫救护车的同时进行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是催吐,其目的是防止药物的继续吸收。催吐前可让病人先喝下300~500ml清水或微温水,再用筷子、羽毛、压舌板或手指刺激咽喉,促使病人将胃内容物吐出。催吐的方法有一定局限性,仅适用于服药时间短、意识清醒、合作的病人,排出胃内容物不彻底,而且不适于有意识障碍的人。
尽早洗胃和彻底洗胃是抢救的重要措施。意识障碍病人入院后应立即洗胃。一般认为食入毒物六小时后毒物已排到小肠而无需洗胃。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精神药物多为片剂,进入胃后可形成块状,因此难以溶解和吸收,而且精神药物可能对胃肠蠕动抑制作用而使胃排空时间延长,因此,对精神药物中毒者进行洗胃不受6小时限制。
精神药物中毒的急救方法总结如下:
掌握中毒药物的类别、剂量、进入途径、中毒时间、中毒后出现的症状、治疗经过、既往健康情况以及伴发躯体疾病等。 病人被送入院时往往处于意识模糊或昏迷状态,不能提供病史,或不愿讲明情况,有时陪送人员也了解不清。碰到这类情况,我们应该尽量向第一个发现病人的人了解现场情况,尽可能搞清患者所服药物的品种和剂量。患者的居室、抽屉、衣兜内发现的药瓶、药袋、残留药片可提供诊断线索。同时也应询问患者最近的病情,如能查阅近期病历记录则有助于诊断。
轻症患者做系统检查,重症患者先做重点检查:检查衣服、口唇周围有无药渍、呕吐物,呼气有无特殊气味,唾液分泌情况。检查皮肤及口唇颜色,皮肤温度、湿度及弹性。
精神药物滥用引发失眠吗?小编分析如下:
精神药物滥用会引发失眠,建议服用安神补脑液帮助改善睡眠。药物滥用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性特性或依赖性潜力的药物,这种用药与公认的医疗需要无关,属于非医疗目的用药。滥用的药物有非医药制剂和医药制剂,其中包括禁止医疗使用的违禁物质和列入管制的药品。药物滥用可导致药物成瘾,以及其他行为障碍,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药物滥用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药物滥用及其与之有关的疾病将会很快在全球泛滥成灾,任何国家都处于这种危险之中。70年代初期尚无毒品威胁的亚洲大陆,目前已成为吸毒和生产毒品的集中地区之一。80年代全世界由于吸毒直接造成10万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