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居家安全 > 翠青蛇

翠青蛇饲养

翠青蛇是一个喜欢攀爬的蛇类,我们需要给它们准备一下树枝或载一棵灌木,另外它们也喜欢网土里钻,因此饲养环境得比较复杂些,最好能够布置成生态缸。

1、缸子:理论上当然是越大越好,因此最起码要长1呎半至2呎。

2、底材:笔者是用大约5公分厚的栽培土加甲虫用发酵木屑,上面再铺2公分的水苔。泥土加木屑是用来涵养微生物和小型土壤无脊椎动物,有助於分解蛇粪,而且一时没被吃掉的蚯蚓和金龟子幼虫也可以存活一段时间,避免浪费。水苔则是保湿性强,容易维持环境湿度。当然如果想要让蛇冬眠,底材大概还要厚个两倍以上,而笔者个人则比较倾向以保暖的方式避免冬眠。

3、植栽:植栽可放置耐阴耐湿的盆栽,而盆子选用图片左方的蛇木盆最好,一来适合种植蕨类,二来也可以营造类似翠青蛇在野外的生存环境,至於直接重在土里如图右的肾蕨,则会生长得比较差。由於翠青蛇是比较容易紧张的蛇类,因此缸内的植栽够密集的话,有助安定情绪,避免拒食和撞缸壁的情形发生。另外,有些翠青习惯在较高的枝条上睡觉,因此也可插猗些粗树枝。

翠青蛇寿命

翠青蛇是一种我国常见的无毒蛇,它们的寿命和其他蛇类差不多,品均寿命在16年左右,如果饲养管理条件好的话,可以活到20年。

翠青蛇喜潮湿环境,活动适宜湿度为70%-80%,适温为22-27℃。 主要于白天活动,出没于草丛与郊区道路,或是较阴湿的树林内,夜间则常蜷伏于竹林或是蕨类叶面上。

一般行动缓慢,但遇到惊吓时会迅速躲避逃跑,害怕一切不明物体。其性格温柔,平时不主动进行攻击,但会通过用力蠕动和排便进行自身防卫。 蜕皮期通常为每年的6月左右。平时主要捕食蚯蚓及昆虫的幼虫。在摄食后其活跃程度会大幅降低,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翠青蛇是比较难饲养的一个品种,如果你没有接触过蛇类,没有饲养过其他的蛇类,小编建议不要饲养翠青蛇了,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如果你有一定的饲养宠物蛇的经验,那么是可以饲养的。对于新手,可以饲养皮实的黑白王蛇、玉米蛇、奶蛇、水蛇、赤练蛇来饲养比较容易成活。

翠青蛇捕食什么食物

大家都知道,蛇类都喜欢吃老鼠,我们经常看到养宠物蛇的蛇友给自己的宠物喂食乳鼠,都抢着吃!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蛇类都喜欢吃老鼠哦,如乌梢蛇就喜欢吃蛙类,对老鼠基本不闻不问,可能会饥饿难挡时候会尝试吃老鼠。

我们饲养的翠青蛇也是这样,它们也是狭食性蛇类,吃食物很挑剔,不是什么都吃,其他蛇类喜欢吃的老鼠,翠青蛇可不感兴趣,它们最喜欢吃的是蚯蚓,有的翠青蛇更挑剔,还就喜欢吃青色蚯蚓,红色的都不吃,部分蛇友饲养的翠青蛇还吃点红色的大蚯蚓。

虽然说青色蚯蚓在农村比较容易获得,如果你不知道翠青蛇的食性的话,硬给它们吃老鼠肯定会饿死的!另外呢,翠青蛇还是特别害羞、胆小的蛇,我们不要想看它们吃蚯蚓哦,把蚯蚓多丢点放入蛇箱里面,让蚯蚓钻入松软的垫料里面,让翠青蛇自己钻入捕食比较好。

翠青蛇认主人吗

蛇是特别敏感的动物,从它们分叉的信子不断的吐出,捕捉周围的气味分子就可以看出来,它们为了在野生环境下生存会提高警惕,或利用这种功能来追寻猎物,有效的追踪猎物。

当它们的分叉的舌头(其实不是舌头,就做舌头来说吧),探知到空气中熟悉的气味份子后,就感觉到了你,知道你没有敌意,所以不会攻击你。当然,这也不一定都会这样不咬你,如果你上手之前没有洗手,说不定就会攻击你的手,因为你的手可能残留了一些对他们比较敏感的气味源。还有,当一条饥饿的蛇,遇到你的手上沾满了它们喜欢吃的食物的气味,那毫不客气的攻击你的手,把你的手当食物吃!别指望它们知道你是它们的主人了!

当然,翠青蛇一般不会这样饥饿的去攻击你沾满蚯蚓尸体的手,它们是比较胆小的蛇类,饲养翠青蛇需要安静、适合的空间饲养,简单的小盒子饲养翠青蛇,那肯定会暴毙。在它们吃食物的时候不要去观看,那样会让它们不安,太过于敏感的性格,也让很多老手都养不好翠青蛇,所以说,新手就不要去饲养了。

翠青蛇和竹叶青的区别

1、体型:竹叶青蛇全身可达60~90厘米;翠青蛇身体细长,体型中等,成蛇体长为80~110厘米;翠青蛇体型比竹叶青稍大。

2、头部:竹叶青蛇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头顶有细小鳞片;翠青蛇头呈椭圆形,略尖,头部鳞片大,和竹叶青蛇的细小鳞片有明显的区别。

3、眼睛:竹叶青蛇眼很小,瞳孔椭圆形,红色;翠青蛇眼大呈黑色。

4、身体:竹叶青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翠青蛇全身平滑有光泽,体色为深绿、黄绿或翠绿色,头部腹面及躯干部的前端腹面为淡黄微呈绿色。

5、尾部:竹叶青蛇尾较短;翠青蛇尾细长。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