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环境污染 > 红色荒漠化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土地区的荒漠化,放眼望去一片“红 ”。

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也被称为“红漠化”。

【红色荒漠造成原因】

1.由于人多地少,过度开发,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红壤区的土壤生产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并在不少地区严重退化,形成“红色荒漠化”。

2.南方山区丘陵 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导致石质裸露,不能恢复,形成“红色荒漠”。

3.陡坡开垦或过度垦殖,或者毁林开荒,砍林取薪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红色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因素:红壤自身粘重,贫瘠,酸性的特点导致红壤生产力低。

江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量大。对地表土壤起到冲刷作用,带走有机质。

人为因素:人口激增,人地矛盾加剧,不合理的开发(多表现为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

两者共同作用下导致红色荒漠化。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

红色荒漠的主要危害:

它主要发生我国南方红土地区,江南丘陵一带。因人类活动,外加流水侵蚀导致的地表土壤流水,露出光秃秃额红色石山,使得土地贫瘠,生产力低。

(一)把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在对南方荒漠化防治的过程中,应加强宣传,使全民关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护恢复生态系统首先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强保护和恢复植被,应严禁滥伐林木、对陡坡的开垦、不合理的工矿交通建设和对土壤污染等行为,遏制人为破坏造成红色荒漠化。其次要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同时要注重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

(二)优化措施配置,实施综合防治

大力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优化配置,以基本农田建设为基础,搞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护坡固沟等。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要做好幼林抚育、封山护林、育草工作。

红色沙漠造成原因

1.由于人多地少,过度开发,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红壤区的土壤生产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并在不少地区严重退化,形成“红色荒漠化”。

2.南方山区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导致石质裸露,不能恢复,形成“红色荒漠”

3.陡坡开垦或过度垦殖,或者毁林开荒,砍林取薪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滥伐森林,在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属我国丘陵山区。耸立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绵延500多公里,其南段福建省一侧的长汀县,有韩江支流汀江流过县城。离县城22公里的河田镇,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由于砍伐树木,植被遭到破坏,使得原有的苍翠山岭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一片红色荒漠。地表失去植被的荒丘一遇暴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冲入河道、水库,导致河床抬高、水库淤积,有的地方甚至河比田高。

(一) 陡坡开垦。南方地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迅速增长,80年代中期以后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我国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由于粮食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大面积开垦丘陵山区陡坡,而红壤垦后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肥力下降,单位面积产量也随之下降。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再毁林开荒,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例如在中国南方红色荒漠化典型地区江西省,人口从1950年的1568万人增加到1991年的3865万人,由于粮食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大面积开垦丘陵山区陡坡。该省宜春地区,坡耕地面积由50年代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2%增加到90年代占5.7%,而以劣地为标志的水蚀荒漠化土地则从70年代占土地面积4.4%增加到80年代占12.4%。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