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包装欺诈指凡是厂商利用非该商品所必需的、与该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质与量不相符合的包装形式引诱误导买方,造成买者买到的该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的质与量小于或不同于他根据该商品包装期望得到的使用价值的质与量的行为属于商品包装欺诈。 商商品包装欺诈的含义 所谓商品包装欺诈应界定为:衡量被某一商品包装所欺诈的份额或程度,可通过计算来表明,即商品包装反映的直观的使用价值的质与量与该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的质与量的差额。被欺诈的使用价值的质与量,既可表现在使用价值的质的或内容上,也可表现在使用价值的重量或体积上。需要说明的是,具有包装欺诈的商品并非都是假冒伪劣产品,一些正规厂商生产的优质产...
小编咨询了多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他们给出以下建议。 1、对商品商标标识及其包装、装潢等特殊标志真伪进行鉴别; 2、通过感官品评或其他简易手段进行鉴别; 3、按照国家标准对商品理化、卫生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4、利用本部门的专业特长,特别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对本企业或行业生产或经销的商品进行鉴别。 消费者看假冒商品的印刷特征,字体不正,笔划偏粗,间隔不均,字迹不清...[详情]
怎样认定商品包装欺诈?针对这个问题,佰佰安全网的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他们给出了一些建议,大家可以采纳一下。...[详情]
过度包装脱离了包装美观大方的初衷,成为社会一大公害,那么商品过度包装属于包装欺诈吗?下面佰佰安全网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详情]
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江苏省质监局近期开展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抽查工作。本次抽查覆盖13个设区市的商超、便利店以及京东、苏宁易购、飞牛、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共抽查粽子、酒精饮料、小食品、洗衣粉、化肥、油漆等6类商品743批次,其中净含量标注合格715批次,合格率96.2%,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不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字符高度不符合标准要求,个别商品存在未标注、乱标注现象。净含量检验合格651批次,合格率87.6%,不合格主要集中在手工包装和小作坊生产的商品。6类商品中检验合格率最高的为洗衣粉95.9%,最低的为小食品83.5%。针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
9月13日凌晨,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 8、iPhone 8 Plus以及iPhone X三款新机,其中最为惊艳的iPhone X取消了苹果使用多年的指纹识别,转而搭载了Face ID面部识别技术。但震撼了手机行业的同时,对于面部识别安全性的质疑声浪也是此起彼伏。 近日,苹果官方终于坐不住了,针对此种质疑发表了一份面部识别安全白皮书。其中介绍了面部识别技术的先进性与安全性,...[详情]
王云涛/漫画疯狂面膜背后:微商“野蛮生长”谁来管?无处不在、质量粗劣、暴利惊人……微信圈中面膜的汹涌席卷势头让人们大吃一惊。人们已经注意到,“疯狂的面膜”正是当下国内“微商”发展状态的一个缩影。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微商运营团队称:“2014年是微商的成长年,2015年则是微商爆发年,微商将对电商产生巨大的冲击。”面对时下火热的微商,如何实现“微商”规范有序而非野蛮生长,避免朋友...[详情]
大量的网购、“隆重”的包装,产生了海量的快递垃圾。...[详情]
如今专车软件已成为不少广州白领日常出行的主要工具,但其投诉也越来越多,其安全性倍受质疑。白领们开始担心,专车司机的准入门槛究竟如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