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白糖腌肉安全知识
肉类食物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蛋白质是生长发育、修补身体组织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不同种类的肉,蛋白质的含量也有差异,如牛小排约含13%(因为脂肪较多),而去壳虾仁则高达94%。肉类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与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较接近,所以食用后能被人体有效利用。 熏肉、腌肉等深加工的肉类往往含有潜在的有害物质,且在加工过程中导致一些微量营养素的流失或破坏。因此,这些加工的肉类还是应远离儿童,尤其是婴幼儿。 腌肉里含有较高的盐份,盐高害处多 1、升高血压:许多研究已经证实,高盐饮食有升高血压的作用。 2、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吃盐多不仅可以升高血压,同时还能使血浆胆固醇升...
-
如何识别毒白糖
1、色泽鉴别 观察白糖的色泽时,应将样品在白纸上撒成一薄层,然后观察。良质白糖——色泽洁白明亮,有光泽;次质白糖——白中略带浅黄色;劣质白糖——发黄、光度暗、无光泽。 2、组织状态鉴别 感官鉴别白糖的组织状态时,应将样品在白纸上撒一薄层,先观察其晶粒形状、有无结块、吸潮和杂质,然后再配成20%的糖水溶液,观察有无沉淀和杂质。良质白糖——白砂糖:颗粒大如砂粒,晶粒均匀整齐...[详情]
-
儿童常吃腌肉的危害
儿童吃腌肉过多的危险 1.吃腌肉过多当心患脂肪肝 腌肉多为猪肉腌制而成,根据猪的不同部位,肥肉分量最少的里脊肉,每百克也要含55毫克的胆固醇,而每百克肥猪肉更是含109毫克胆固醇。高含量的胆固醇会沉淀、聚集在胆汁中形成结石。此外,动物性脂肪不易为人体所吸收,过多食用腌肉会增加脂肪肝风险。 2.吃腌肉过多易患胃癌 很多家庭买了腌肉不是即买即食,一般都要存放一段时间。为保...[详情]
-
哪些儿童不能吃腌肉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需要适当的营养补充,特别是蛋白质,而肉类能够为儿童提供优质的蛋白。但是在生活中,哪些儿童不能吃腌肉呢?一起...[详情]
-
毒白糖是什么
近年来市场上毒食品无处不有,从毒面粉、毒大米现在又曝光毒白糖。一些人疑惑:毒白糖是什么?下面和佰佰安全网了解下吧。...[详情]
食盐白糖腌肉安全新闻
日前,浙江温州公安边防支队查获一起涉嫌走私白糖案件,查扣运输船舶1艘,运输车辆2辆,扣押涉嫌走私白糖共计10000余袋约500吨,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目前21名涉案人员已被该支队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佰佰安全网提醒:公共场所的管理者、经营者们要加强管理,出入这些场所的人也应警惕,具有防范意识,让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减少和避免发生在这些地方的犯罪案件。想了解更多公共安全知识,尽在佰佰安全网。
-
恐怖!夏天吃白糖体内会长螨虫
夏天的餐桌上西红柿拌白糖这道菜极受欢迎不仅有营养而且香甜爽口 可是最近,流传这一个关于糖拌西红柿恐怖的传说,那就是:白糖会生螨虫,不能生吃。 传说是这样的:生吃滋生了螨虫的白糖时,那些螨虫就会进到人体内,引起急性胃炎,进入尿道可引起尿道感染,容易引发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 于是,市民们恐慌了,难道白糖不能生吃?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近日表示,这是真的,因为储存不当,...[详情]
-
夫妻俩吃腌肉 突发亚硝酸盐中毒
近日,因为爱吃腌肉,家住鄞江的小张夫妻俩突发亚硝酸盐中毒。不仅全身皮肤铁青,连血液也变成蓝黑色。所幸经抢救,两人转危为安。回想起这次意外,夫妻俩心有余悸,也希望给同样爱吃腌制品的人们提个醒。 小张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在上周的一天中午。他和妻子像往常一样吃完午饭,不久,就出现了头晕、呕吐、呼吸不畅的症状,并且都面色发紫。两人很害怕,赶紧拨打120求救。夫妻俩被送到浙江大学明州医院...[详情]
-
-
食盐白糖腌肉安全产品
便携式农药残留检测仪
农药残留检测仪,是根据国标GB/T5009.199-2003,采用酶抑制原理和光电比色法原理,研制而成的检测农药残留的仪器。...[详情]
周边产品
多士炉
多士炉,英文名Toaster,我国称为自动面包片烤炉、面包烘烤器,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将切成片状面包重...[详情]
自动售票机
自助售票机,可支持各类介质及面额的票售票,将促进自助售票应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详情]
与食盐白糖腌肉相关的文章
在烹饪炒菜时,有些家庭有放白糖的习惯。那么,在做菜事放白糖会有哪些好处呢?同时,想要挑选到优质白糖,有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详情]
天气冷了把秋衣塞进秋裤里秋裤赛进袜子里是对冬天最起码的尊重 二月春风似剪刀12月寒风似砍刀在北方裤子都冻成精了 最近的出门御寒方式 冬季寒冷保暖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哦近日黑龙江大庆,一名9岁女孩的手指被防盗门夹伤,奶奶慌忙中采取“土办法”,用花椒面撒在伤口处止血。虽然血止住了,但是花椒面造成伤口感染,原本只需在末端截肢,现在必须在手指中部进行截肢...[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