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剂常用赋形剂安全知识
目前常用的食品抗结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1、硅酸盐类常用二氧化硅和硅酸钙作为抗结剂,最大用量被规定≤2%,硅酸钙如用于烘烤方面,用量可≤5% ;另外有硅酸铝钠,硅酸镁,硅铝酸钠,硅铝酸钙钠。 2、硬脂酸盐类。这类抗结剂主要为: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铝和硬脂酸锌。但硬脂酸锌被作为一种营养成分而不作为一种抗结能力的主要提供者。 3、铁盐类。柠檬酸铵铁,氰铁钠[Na4Fe(CN)6·10H2O]均被允许作为食品级抗结剂用,其中前者最大用量≤25 mg/kg(以盐计),后者最大用量≤13 mg/kg(以无水氰铁钠计)。 4、磷酸盐类。磷酸钙和磷酸镁不光作为抗结剂用,还可作...
-
常用杀菌剂有哪些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苯菌灵、噻菌灵等。 6、抗菌...[详情]
-
常用着色剂危害
按着色剂的来源来分,可把着色剂分为两大类:一是天然着色剂;二是人工合成着色剂。天然着色剂是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类胡萝卜素;合成着色剂主要是类胡萝卜素。如柠檬黄素、加利红、加利黄、露康定等。 国家命令禁止生产企业违规添加非食用着色剂及超标添加着色剂,长期食用此类食品后,人体健康会受到影响,过量的污染物还会对人体主要脏器造成损害。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造成一定的危...[详情]
-
常用的鲜味剂有哪些
在做菜的时候经常会选择鲜味剂,鲜味剂,主要是属于一种食品添加剂,能够使食品具有非常多的风味儿,常用的鲜味剂包括柠檬酸和乳酸以及苹果酸...[详情]
-
丸剂常用赋形剂安全新闻
长沙27岁的高女士平时身体健康,最近却在家里突然晕倒,医生检查确诊后,给出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造成高女士晕倒的“元凶”,居然是一双高跟鞋! 新鞋“打脚”时尚的高女士一年四季都爱穿高跟鞋。最近,她穿着一双新买的高跟鞋外出,回家后发现右脚的脚后跟被鞋磨破了皮。接下来的两天,她忍着疼痛继续穿着高跟鞋上班,直到右脚后跟越来越疼,破损部位红肿明显、流脓,红肿向脚背部蔓延,才暂时停止了穿高跟鞋。图文无关 患上急性蜂窝织炎17日,高女士起床后感到右脚红肿疼痛进一步加剧,全身乏力,打算到医院就诊,谁知下床刚走了几步就晕倒在客厅。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诊断她患上了右足蜂窝织炎,收入普外科给予消炎...
-
新版流感诊疗方案 板蓝根并未纳入常用药
2017-2018年冬季流感报告病例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今天(1月9日)新京报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为有效应对流感,国家卫计委时隔7年后再次更新流感诊疗方案,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奥司他韦、连花清瘟胶囊等明星抗病毒药物被列入方案,而曾被誉为“万能药”的板蓝根并未纳入。自2017年12月以来,各地相继进入流感季节性高峰,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和流感病毒检...[详情]
-
滴滴、快手等这些常用App做到隐私保护了吗?
拒绝同意隐私政策会影响到什么?App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户授权?注销账户的权利是否是必须的?5月1日起,推荐性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生效,以上问题都有了解答。同时,《规范》也填补了国内个人信息保护在具体实践标准上的空白。我们常用手机App的现有隐私条款,是否符合标准呢?记者进行了测评:基于“隐私政策应公开发布且易于访问”的原则,记者在...[详情]
-
-
丸剂常用赋形剂安全产品
防滑剂
防滑剂是一种带清洁作用的化学处理剂,使用后的地面符合国际统一安全标准,湿地状态地面摩擦系数在0.5及以上,可有效增加摩擦系数,防止滑倒,从而杜绝因湿滑产生的事故而引起的身体伤害。地面防滑剂为高分子水性聚合物,无毒无味,无色透明,...[详情]
周边产品
防潮剂
防潮剂是指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的化学制剂。可将其放置于精密仪器设备内或周围;密封的箱体、食品袋中、化...[详情]
除臭剂
除臭剂是指能防止散发和掩盖或能除去臭味的一类物质。天然植物除臭剂是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和...[详情]
与丸剂常用赋形剂相关的文章
由交通事故造成的骨折现象是最常见的事情,而如果未用正确处理方式,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本文我们就了解外伤骨折处理常用知识吧!...[详情]
外伤止血包扎是交通事故现场急救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减少疼痛等目的。本文佰佰安全网着重为您讲述有关外伤止血包扎常用知识的交通事故处理小知识。引发交通事故原因有哪些? 1、开车太快十次车祸九次快!现在的人们生活都太着急了,开车恨不得下一秒就到目的地。我们总以为刹车会像大脑想象的那样说停就停,然而当...[详情]
面对那些年我们浪费的钱、上过的当、买到的假货、吃过的亏……我们购买日用品后究竟该如何维权呢?关于消费维权,这些事儿你必须牢记!...[详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平时都会接到某推销、某中介、某保险等骚扰电话,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信息泄露危机,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旦信息泄露,就会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很大的危害。今天佰佰安全网就来讲述有关生活常用防信息泄露技巧的信息泄露安全小知识。我国信息泄露的情况 《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我国54%的网民认为个...[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