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肠胃型食物中毒和神经型食物中毒。下面我将分别介绍。 1.肠胃型食物中毒在夏季和秋季较为常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为主要特征,引起该种食物中毒的细菌非常多,常见的有沙门氏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并可通过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而传播。被致病菌感染的家畜、家禽、鱼类及野生动物和人为肠胃型食物中毒的主要传染源。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病后通常不产生明显的免疫力,且这些致病菌血清型很多,可反复感染发病。 2.神经型...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用了有毒的植物、动物、化学物品或重金属类物质而引起的中毒症状。比如说有机磷农药、桐油、野毒蕈、亚硝酸盐等等。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是食入有毒的动植物食品,引起中毒反应的也并不少见,如毒蕈、河豚、鱼胆及亚硝酸盐类植物性食物中毒,由于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后果比细菌性食物中毒更严重。而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摄入了含有致病菌或其毒素的食品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是食物...[详情]
1.一般治疗 本病常有自限性,仅需卧床休息,早期饮食应为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可恢复正常饮食。沙门菌食物中毒应床边隔离。 2.对症治疗 呕吐、腹痛明显者,可口服丙胺太林(普鲁本辛)或皮下注射阿托品,亦可注射山莨菪碱。能进食者应给予口服补液。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腹泻频繁者,给予糖盐水静滴。出现酸中毒酌情补充5%碳酸氢钠注射液或11.2%乳酸钠溶液。脱水严重甚至...[详情]
物煮沸不彻底,没洗干净,没消毒等人们吃了都有可能导致中毒发生,那么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救处理方法是什么呢?...[详情]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按致病菌分类,分为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等。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细菌性食物...[详情]
福建福鼎市官方22日通报称,于21日发生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初步诊断为轻微细菌性食物中毒,截至21日22时,仍有8名患者因低烧留院观察。此次事件发生在福鼎市百胜双岳工业区内的盈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据此前通报,20日晚该公司举行暑期工欢送晚会,晚会有用餐环节;21日凌晨2时20分左右,有部分员工因感身体不适,到福鼎市医院接受治疗。据福鼎市医院反馈,福鼎市医院急诊科从凌晨21日2时20分左右到21日13时,共收治81名患者,患者主要症状为腹部不适,伴有腹泻,部分患者有呕吐感和低烧症状。22日的最新通报显示,截至21日22时,患者已全部接受治疗,仍有8名患者因低烧留院观察。福鼎市官方...
5月20号到21号,位于金牛区的五冶医院,陆续收治了18位呕吐、腹泻以及发烧的患者,而这些患者均称,在入院前一两天内,在医院附近的金牛万达步行街的钢管厂小月君肝串串店吃了串串因类似情况超过了3例,医院随即上报金牛区疾控中心,根据抽样调查,这些两天内在同一家串串店吃串串的患者,系沙门氏菌感染。目前,患者感染的原因还尚未查明,22日,该钢管厂小月君君肝串串店贴出了“线路检修,停业三...[详情]
目前,食品监管部门已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公告,6月下旬进入细菌性食物中毒高发期。6月下旬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空气潮湿,气温和湿度适宜细菌的生长繁殖,根据以往资料显示,这段时间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期。由于居民的储存习惯没有随季节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熟食冷菜储存不当,隔顿、隔夜菜没有彻底回锅加热等问题,都使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外出就餐尽可能使用公筷,倡导分餐...[详情]
贵州财经大学爆发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初步怀疑是学校使用的桶装水有质量问题。 目前,该校所在的惠水县食品安全工商局正在对学生宿舍的桶装水...[详情]
近日,宣威文兴乡一村完小60多名小学生集体用餐后疑似发生食物中毒,均有肚子疼、拉肚子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宣威市中医院进行治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