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相克的来源现在已经很难考证,除了一些来自现代媒体的杜撰之外,大众普遍相信这来源于中医的理论:古代中医认为药物和食物是相通的,所以在食物上面理应也有相克之说。 其实,这些食物相克更多地来源于民间的经验——我们翻开古代医书不难发现,很多的药方和疗法同样是首先来自民间经验和个案,然后再用理论去解释该现象。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都可能听说过,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会肚子疼。我们可以想像,从前有一个人,吃了蟹和柿子,然后他肚子疼。于是他认为蟹和柿子一起吃会导致肚子疼,他把这个经验告诉别人,或者写进了书里,后人就拿着这些记录警醒自己不要把柿子和蟹放在一起吃。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种种...
“食物相克”的提法可以追溯到东汉年间。大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提到了48对不能同食的食物。到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也在他所撰的《饮膳正要》中提到了“食物相反”的观点。例如,“柿、梨不可与蟹同食”。理由是梨与蟹都是寒性食物,寒凉相遇伤脾胃.这些前人的知识从老人口中传授给下一代。 葛可佑告诉北京科技报记者,“食物相克”是我国独有的说法。中医医书上所记载的内容,大多来自...[详情]
据11月10日报道,自2009年第一个“双十一”购物活动启动,今年已是第8个“双十一”。职业打假人王海昨日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模仿了美国的“黑色星期五”,但是,活动中冒牌厂家卖假货、虚标原价再打折、清库存旧款冒新款、刷单等一系列不法行为如影随形。这个普通大众的购物狂欢节,其间的一些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的不良行为引起职业打假人的关注,不少职业打假人称将在“双十一”期间出手,调研后选定目标购买商品,进行购假索赔,在打击不法商家同时,也获益颇丰。王海告诉南都记者,2016年“双十一”期间,他的打假团队购假索赔额预计达1000余万元...
8月7日晚7时许,王女士和丈夫一起在闽粤农家海鲜吃饭,两人点了香螺、八爪鱼、鲍鱼等海鲜。“我们俩都感觉肚子有点儿疼,但是也没在意。”王女士告诉记者,那家海鲜店看起来挺干净的,吃的时候也没发现有异味。然而,第二天王女士刚到单位就腹痛难忍,并多次腹泻。好不容易挨到中午,王女士给丈夫打电话,打算让他接自己就医,这才知道,丈夫一上午也是上吐下泻。于是夫妇二人双双回家休息。到了8月9日,...[详情]
"职业打假人"本身的打假技能、手段以及对消费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也随着15年的成长变得更加纯熟。 但不愿意看到的是,这样的群体中存在有一部分以盈利甚至勒索为生的人群,"以假打假",利用法律空白和商家息事宁人的心理获得灰色收入。 随着网购时代加速来临,“职业打假人”发现了新市场。近日,浦东新区法院就同时收到4份诉状,原告焦女士在网络购物之后,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为由分别向商家索...[详情]
打假者芸芸,能做到王海水平的毕竟凤毛麟角。而大量存在的是隐藏在超市、商场各处的打假散户,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单打独斗,像啄木鸟般紧盯假...[详情]
香槟标签上的中文成分标识错把亚硫酸盐译成亚硝酸盐,一名职业打假人明知道标签存在瑕疵,陆续买了11瓶某品牌香槟,要求香槟销售企业返还5...[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