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常用的方法有: (一)传统医疗统计指标评价法。 这种评价法以数字为事实,制订相应的统计指标,对医疗质量和效率进行正确、及时和有效的评价,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更可靠的质量改进依据;同时在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格外注意了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显著性。其优点是医疗指标统一、固定、具体,项目简单,便于统计和分析,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是一种比较实用易使大家接受的管理方法。其缺点是事后的结果评价,被动管理,忽视人的作用和医疗活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二)三级结构质量评价法。 其特点是建立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三级质量控制网络体系,质量分层评价,针对性...
安全工作搞得好不好,领导是关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考虑施工企业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经常化。 企业的经营者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本身对安全工作的态度以及投入工作的力度对整个企业的安全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领导的思想认识提高了,才能将安全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才能投入较大的精力,自觉地学...[详情]
一、培训目标 教育他们关心爱护学生,认真履行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使他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依法治“安”的法制观念,熟悉并自觉遵守涉及安全的法规、规定,熟练掌握各类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方法,具备准确分析安全与危险的判断能力,在紧急状况下组织学生逃生避险的应急能力。 二、培训内容 (1)责任意识教育。校长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主要责...[详情]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第一要素,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转归,而且是医院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 那么, 如何提升医院医疗...[详情]
长春建立“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近日,长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的意见》,长春市将建立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对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因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入住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接受长期或短期日常照料和医疗护理的相关费用给予补偿。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实行市级统筹统一参保政策、统一缴费标准、统一待遇水平根据《意见》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保障对象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未参保、中断参保或自行终止参保缴费的,不享受医疗照护保险的相关待遇。未参保、中断参保后重新参保的,应按有关规定补缴基本医疗保险费,自享受基...
9月26日,“传播法治理念 倡行共治共享——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宣贯一周年高峰论坛”在京举办。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表示,新法实施宣贯只迈出中国食品安全法治建设长征的第一步,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据了解,从今年12月起,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开始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ABCD四个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监管。通过新法的贯彻实施,实行食品流通和餐饮两个许可“二证合一”,积极推动了食品产业供...[详情]
我国先是在2003年启动农村医疗救助,05年又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强的医疗保障,但是伴随着两种制度的独立运行,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民政部称将两种制度合并,并于今年年底前实施。 6月17日,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徐华、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医疗保障处处长姜宇、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张振忠做客中国政府网,就国办日前转发民政部等部门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详情]
公安部4日召开全国治安系统视频会,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黄明在会上强调,将全力推进落实户籍制度五项重点任务,年内实现居住证制度全覆...[详情]
2018年首届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高峰论坛&QCC大赛 会议时间:2018-04-26 08:00至 2018-04-28 18:0...[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