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苹果。芬兰的一项研究显示,那些经常吃苹果和富含槲皮素食物的男子死于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比例要比一般人低20%。其他槲皮素含量较高的食物还包括洋葱、番茄、绿叶蔬菜和浆果等。 2.肉桂。美国人类营养研究中心发现,每天吃一匙肉桂能使人体更好地将血糖转化成能量。在连续40天摄入肉桂提取物后,糖尿病患者在进食后血糖升高不那么显着,心脏健康状况也有明显改善。 3.柑橘类水果。糖尿病患者体内维生素C的含量较低。虽然吃维C片补充得更快,但柑橘脂肪含量低且富含纤维,是更好的选择。 4.深海鱼。糖尿病患者心脏病的发病几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因此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例如阿拉斯加大马...
每个患者根据身高、体重及体力活动的情况计算每日应摄入的热量。每日热量供给中,碳水化合物占55%-60%,脂肪不超过30%,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在三大营养素中占比例最大,也是升糖能力最强。如何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基础上,又能减少其对餐后血糖的影响,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要通过血糖生成指数(gi)耒选择食物,改善餐后高血糖状态。 1981年jenkins等提出...[详情]
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主要反映的是食物对人体血糖的影响,将食物对血糖影响程度的高低,分别用高、中、低血糖生成指数来表示。其中,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在人体内消化最慢,吃入这类食物后,较另两类食物,血糖上升的速度最缓慢、升高幅度最小,从而能够很好地控制血糖,对健康人群也同样有益。 如何判断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高低?杨月欣解释说,这一指数主要受食物的类别、加工精度、糊化程度影响。 首...[详情]
昨日晚间,证监会发布通知称,自1月8日起暂停实施A股指数熔断机制。运行仅仅四天后,熔断机制被监管层宣布暂停实施。证监会宣布暂停实施A股指数熔断机制证监会称,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权衡利弊,目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因此,为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2016年实施熔断机制后,4天内第4次熔断(两次触发5%熔断阈值,两次触发7%熔断阈值),A股第二次因熔断提前休市,创造A股的历史,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力。上证指...
1月13日15时50分,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政府官网通报称,截至当日12时35分,百吉矿业李家沟煤矿“1.12”重大事故遇难的21名矿工遗体已全部升井。据央视此前报道,李家沟煤矿发生冒顶事故时,当班入井矿工共87人,事故发生后66人安全升井。注意到,在2017年陕西省煤矿全面安全体检专项工作中,陕西煤矿安监局曾提醒榆林注重预防大面积冒顶引发事故。涉事煤矿去年通过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详情]
2015年12月30日傍晚,一名女子给婆婆让座却突发低血糖晕倒。发生在508路公交车上的这一幕,挺感人的。一位年轻女子,坚持给63岁的芦婆婆让座。自己站在一边,站了十多分钟,结果突发低血糖,晕倒在车内。这时,全车乘客都行动起来,各尽所能对这位年轻女子进行急救。昨天,508路公交车上的监控,还原了整个过程。前天下午6点05分左右,公交司机万疆指导学员冯星开着508路车从舵落口开往...[详情]
8月25日,网友@资深芝麻糊通过微博投诉警员 “在其低血糖发作临时停车时直接索要现金罚款不开具罚单”。 微博网友@资深芝麻糊 8月2...[详情]
在中国台湾省台南市,5月16日凌晨发生一场骇人的火情,54岁的刘姓屋主送医不治,其56岁的妻子及25岁的儿子2人呛伤送医,而检警调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