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7日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学生踩踏事故,又一次为学校的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本文就此次校园踩踏事件从学校角度对学校安全建设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在实践中给人们提供一点参考。 一、校园踩踏事故概述 2013年2月27日早上6时15分,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了一起4名孩子遇难、7人受伤的踩踏事故。[1]3月28日下午,西工大附小组织学生到曲江海洋极地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期间由于自动扶梯发生故障,导致学生发生踩踏,造成16人受伤。[2]与一般的事故相比具有以下特点,踩踏事故的特点: (一)发生时空不定 ...
1、加强对门卫人员的管理,增强其责任心,严格履行门卫工作职责。 2、加强班主任安全工作管理。增强其对学生的安全责任心和责任感,自觉地把安全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3、对班级的学生安全工作要严格要求。对没有按照学校要求做好的不但扣班级考核分,更重的是要扣班主任律贴进行处罚。比如对没有按照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早晨7:20-7:50,中午上学时间13:40-14:20)而提前到...[详情]
校园安全知识: 首先,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具有可防性。学生(尤其是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这一群体不仅最容易受到外界的不法侵害,而且侵害源非常广泛,学生暴力事件的防范难度很大,许多情况防不胜防。但由于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区域特定,具有可控性强的特点,只要我们防范意识加强,安全措施到位,很多暴力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现实情况是,不少学校对学生安全问题思想上不重视,...[详情]
近年来,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人口、环境、资源压力等制约因素下,也出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带您了解一下城市建设对...[详情]
近日,一起发生在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受伤害事件”受到多方关注,并引发了“什么是校园欺凌”等话题的广泛讨论。事实上,同样的讨论也存在于学界。12月初,一场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校园欺凌”学术研讨会中,来自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学者就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记者记录了部分观点。多名学者都提到校园欺凌具有重复性和隐秘性。华东师范大学法学副教授任海涛认为,相比校园暴力一般比较容易被发现,校园欺凌较为隐蔽,受欺凌者不敢声张,“校园暴力是硬暴力,欺凌是软暴力。”他提出,需要界定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间的区别。“欺凌肯定是对你精神的压制,是熟悉的人,陌生的人不应该叫校园欺凌。”他认为,欺凌行...
校园如不安全,教育无从谈起。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向政协大会提交提案,建议建立国家“平安校园日”,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许进委员表示,近年来,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和意外伤害事件频繁发生,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5月至8月,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详情]
近年来校园暴力频频发生,威胁校园安全。全国人大代表刘晓翠在发言中关注了校园暴力,并建议制定反校园暴力法,即便是未成年人,只要触犯刑律,并达到了一定的后果,就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代表委员议校园暴力:建议制定反校园暴力法“要禁止上传校园暴力视频,因为孩子们会学的。”今天下午,北京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刘晓翠发言时建议,全社会关注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详情]
“畸高药价”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患者多花冤枉钱,医保资金大量流失,巨额差价腐蚀干部和医生,更重要的是医生一旦变成“药贩子”,就...[详情]
李光宇代表建议,制定“反校园暴力法”,明确规定应对校园暴力的相关条文,司法机关及时介入校园暴力事件,根据情况对施暴者定罪量刑,以法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