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加强市场监管。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注重“产出来”和“管出来”安全两手抓,加大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力度。强化问责,严惩不法厂商或企业,严格监管食品市场,让公众对食品安全建立起更高的信任度。同时,要建立起食品安全监管的信息平台,拉近消费者与科学真相的距离,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读、误解。 其次,加大对谣言的打击力度,刻意制造谣言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应该被严惩,不仅针对谣言制造者,更加针对谣言传播者。只有利用法律的武器,惩处造谣传谣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谣言。 第三,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通过主流媒体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专栏,进行食品安全的科普教育。建立“事实为先”的辟谣机...
遏制食品安全谣言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技术手段,打好整治食品安全谣言的“组合拳”。 第一,要秉持揪住不放、顺藤摸瓜、查出元凶、严惩不贷的零容忍态度,让谣言的始作俑者付出经济、精神和信用的巨大代价,真正产生击其七寸、敲其痛点的震慑与遏制效用。与此同时,受损失的食品企业和从业人员,也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向造谣者追讨经济损失。 第二,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科普,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详情]
笋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其内的纤维素、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而且富含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消食、化痰、解毒、利尿的作用,是菜中上品。[被屏蔽广告]冬天天气寒冷,加上人们饮食不节制、吃肉多,运动少,容易积 食,而笋就是消食的上品。笋的种类很多,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到,但以1—2月份的冬笋质量最佳,江浙一带就有“没有冬笋不过年”的说法。 冬笋的食用方法颇多,拌、炒、蒸、炖...[详情]
现在人们注意健康养生,希望自己摄取的食物都是健康的,但有些健康的食物,却未必能吃的健康,原因就是我们的饮食方法不对。本安全网下面为大...[详情]
食物发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微生物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只要温度适宜,微生物就会生长繁殖,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并产生毒素。发霉的食物就...[详情]
春节过后的首个小长假—清明假期即将到来,正值踏青时节,由于4月仍处于旅游淡季,出游性价比高,旅行社迎来报名高峰。记者从旅行社方面了解到,清明期间的旅游产品已全面上架,以1至3天的出省及省内周边地区线路为主,价格从几十元至数千元不等,与去年同期持平,基本维持平日周末价。由于今年清明放假时间为星期六至星期一,便于市民“拼假”出游,预计清明假期将迎来今年首个“拼假出游”小高峰。清明假期将迎高铁出游高峰广之旅国内游总部副总经理文爽表示,由于3-4月为春节后的旅游淡季,出游价格仍处于一年中的“低洼地”,而当踏进5月,出游价格将随着出游人群的增加而逐渐回升,在暑期升至高峰。与“五一”假期...
10月28日电, 近日,一条“超级锦鲤”的故事在朋友圈热传,作者通过微信公号发文叙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幸运经历,引得读者纷纷转发,一时呈刷屏之势。“锦鲤”何时起从观赏性鱼种变成了好运代言人,又变成了商家营销的“金字招牌”?新华社记者对此展开调查。“超级锦鲤”一夜刷屏买饮料“再来一瓶”连中8次、高考前一天刚好复习到古诗鉴赏原题、隔壁邻居请作者吃饭马上变成公司销售冠军……该篇爆款文章...[详情]
魏则西事件;南海仲裁事件;徐玉玉诈骗案、雷洋案....2016年社会发生了不少大事,又有哪些事情触动了你?下面佰佰安全网专注公共安全知识的小编为您盘点2016年十大热门事件,一起来看看吧!一、魏则西事件2016年4月12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魏则西因病去世。两年前,他被检查发现腹部有滑膜肉瘤,由于搜索引擎的误导,在一家武警医院生物治疗中心花了很多钱治病,被告知用的...[详情]
我国正在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对优质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与此同时,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现象屡有发生,一些证照齐全的“明星级”养老...[详情]
从5月12日开始到5月16日,短短五天时间里,南昌恒茂梦时代广场,已经连续发生了四起跳楼事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