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副溶血性弧菌广泛生存于鱼贝类食物中,温热带地带更多。我国华东沿海该菌的检出率为57.4%-66.5%,尤以夏秋季高。预防措施:加强对餐饮业人员食物中毒相关知识培训,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煮熟煮透再吃,隔餐的剩菜在食用前应充分加热,不吃生水产品:食品应低温储藏:防止生熟食物操作时交叉污染。 2.沙门菌多数存在于动物的排泄物中,可通过水和食物传播,中毒食品主要是肉类、奶类、蛋类食品,常由于食物存放不当,食用前未烧熟煮透所致。预防措施:控制细菌污染源,防止动物生前感染、宰后污染和食品熟后重复污染,加强食品卫生检验,在肉类检疫、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
豆浆 豆浆被不少人视为健康饮品,一年四季都很受欢迎。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夏天极易因喝豆浆引发食物中毒。据陈旭主任介绍,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细胞凝集素、皂素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比较耐热,如果豆浆没有完全煮熟煮透,毒素就不能被完全破坏。而在炎热的夏天,不少人对豆浆的加热不够彻底,因此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致人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头晕、乏力等中毒症状。 西红柿 ...[详情]
(1)被某些致病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最常见的有肉、禽、蛋、奶制品等; (2)被有毒化学品污染的食品,如被农药污染的粮食、蔬菜等; (3)外观与食物相似而本身含有有毒成分的物质,如毒蘑菇、大麻油、河豚鱼等; (4)本身含有有毒物质,而加工、烹调不当未能将毒物去除的食品,如豆角、豆浆等; (5)由于储存条件不当,在储存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如发芽的马铃薯(土豆)、...[详情]
近日,宣威文兴乡一村完小60多名小学生集体用餐后疑似发生食物中毒,均有肚子疼、拉肚子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宣威市中医院进行治疗。 知情者透露,当天下午4点左右,疑似中毒的小学生被大巴车紧急送至宣威中医院。从网友提供的图片上看,陪同小学生前来医治的除了学校老师,还有许多学生家长。 由于医院病房有限,急诊走道挤满学生,一些小学生不得不在医院楼道里进行输液。部分病情严重的同学躺在病床上输液。 目前有疑似中毒症状的学生已全部送往宣威市中医院,相关救治工作正在进行中。 有学生家长称,学校中午吃的饭菜中,有一道菜是洋芋酸汤,家长猜测说好像是馊的,才导致学生食物中毒。有学生家长说,必须弄个水...
2017年4月14日,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发布通报,2017年4月13日上午,忠县报告黄金5号游轮在长江忠县段出现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我市依法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序开展处置。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此次疫情为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截至4月14日12:00,临床诊断101例,所有病例病情较轻,无重症。专家提醒,冬春季节为诺如病毒感染...[详情]
目前,食品监管部门已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公告,6月下旬进入细菌性食物中毒高发期。6月下旬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空气潮湿,气温和湿度适宜细菌的生长繁殖,根据以往资料显示,这段时间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期。由于居民的储存习惯没有随季节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熟食冷菜储存不当,隔顿、隔夜菜没有彻底回锅加热等问题,都使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外出就餐尽可能使用公筷,倡导分餐...[详情]
记者从云南省宣威市外宣办了解到,该市一小学25日发生疑似集体食物中毒事件,50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详情]
2016年6月9日,湖南湘潭发生一起疑似食品中毒事件。该起事件中,数十人因身体不适入院检查,幸运的是事件中的就医人员均无生命危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