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明矾的油条颜色较为黄亮,外形较无添加剂油条略大,撕开以后,里面的面色发白发青,入口感觉略有发涩发苦,而且面皮较硬,嚼起来比较费劲,需要用力扯才能撕开。添加洗衣粉的油条外观上颜色黄亮膨大,个别膨大的地方一触碰就会碎掉,整根油条闻起来有淡淡洗衣粉味,撕开后面色也是发白发青,表面还有很多谷粒大小的小泡,油条更加脆,横断面的孔较大,入口感觉比较硬,味道酸涩感较明显。两种油条明显条形不很整齐。炸油条时添加明矾,主要是让油条膨大和固型。用洗衣粉做添加剂是给油条起膨大的作用,而且在添加的量上无特别说明,因此这种油条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国家虽然已出台新的规定,但市场上应该还有存在。” ...
一些人问:鉴别毒油条的方法是什么? 看:太黑不行,色泽过于金黄也不行。加入洗衣粉的油条表面光滑,顺光时可见亮晶晶的颗粒,油条断面会出现大孔洞,而正常的油条断面呈海绵状,气孔细密均匀。 闻:有没有刺鼻的气味。 尝:明矾过量的油条,有种涩涩的感觉,而加了洗衣粉的油条吃起来口感平淡,没有油炸香味。 小编提醒: 长期吃油条营养不足,油条在油炸的过程中其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详情]
为让油条口感更加酥脆,利川一早餐店店主和面点师傅往面粉里添加含铝食品添加剂,而且超过国家标准5倍多。记者昨日获悉,店主和面点师傅生产销售1500余根毒油条,分别被判刑。10月23日,利川市法院对一起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案一审宣判,被告人何某、吴某某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分别判处拘役4个月,缓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禁止二名被告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活动。法院审理查明,今年3月至4月期间,何某雇请吴某某在其经营的早餐店制作油条,何某负责销售。期间共销售油条约1500根,获利2250元。3月底,利川市食药监局对何某、吴某某加工出售的...
执法人员突击检查油条店 为了让油条卖相好、口感酥脆,郑某镇在丰泽区清源街道城口市场一带制售油条时,加入过量的泡打粉和膨松剂,导致油条中的铝含量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2倍。28日,记者了解到,郑某镇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已被丰泽警方刑事拘留。近日,泉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丰泽分局向丰泽公安分局北峰派出所,移送了这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43岁的郑某镇...[详情]
在油条制作过程中过量添加含铝添加剂,导致油条中铝含量超出国家限制标准最高值7倍。日前,温州永嘉县人民法院对该制售“问题油条”案作出一审判决:当事早餐店老板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被告人徐某,永嘉籍男子,现年52岁。据法院审理查明事实,从2015年9月份开始,徐某在永嘉县桥头镇经营一家早餐摊,向当地居民提供面包、馒头和油条等食品。经...[详情]
今年的3月14日,西乡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警方对石埠镇的一些早餐摊点开展了突击检查,当执法组对一家油条作坊进行检查时,发现这家...[详情]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关于油条的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