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及原因 在学校里,有许多小学生与常人大不一样,他们表面自尊但内心自卑;愿意进取但畏惧困难;有参与意识但参与能力低下;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欲望但消极的自我实现方式。这些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大都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孤僻、冷漠、妒忌、不满、不思进取、破罐子摔碎等严重的逆反心理。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不良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有: 一是家长过分溺爱。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在家里被众星捧月似的宠着护着,“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这种学生,在学校自理能力差,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承受能力...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详情]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克服方法一,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对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教师要积极从理论学习和生活经验上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他们认识到理想是美好的,但实现理想是非常艰巨的,展开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演讲会,讨论会,使学生认识到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挫折时经常出现的。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克服方法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逐步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加强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讲授...[详情]
小学生的安全一直是家长最为担心的事情,尤其是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接下来佰佰安全网告诉大家小学生如何安全上体育课。 ...[详情]
原标题:成都中小学出“新规”:每天一节体育课 体质下降学校要被罚新学期将至,成都市锦江区的学校体育改革又有重大突破。8月31日,记者从成都市锦江区获悉,锦江区耗资300多万元,新聘请了66名体育教师,为20所试点中小学的学生们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据悉,该区其余19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中小学,也将从明年秋季学期起正式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的政策。每天要上一节体育课,这是为啥?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旨在进一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整体提升中小学生健康素质,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健全学生人格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据悉,如此大规模的增加体育教师,在义务教育阶...
猝死事件的发生总是让人防不胜防。近日,在吉林省便发生一起学生体育课猝死的事件。 2015年11月20日消息,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一所高中高二学生在上体育课期间,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20日,当地宣传部门通报媒体,目前已排除中毒及外部人为伤害,具体死亡原因仍待调查。 11月19日上午10时许,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高二年级正在进行一场室外体育课,一名吴姓同学突然昏厥倒地。“10点...[详情]
14日,南通市实验小学正式对外宣布:经过试运行,从现在起,该校五年级的学生上体育课一律实行男女分班教学。据悉,这是该校推行“性别教育”的一大特色举措,这在我市小学中尚属首创,在全省乃至全国小学中也不多见。9月8日,对于市实验小学五年级(3)班和(4)班的学生们而言,是特殊的一天。这一天,他们成为学校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的首批试点学生。陈亚松老师是此次体育课男女生分班方案的设计人,...[详情]
11月14日晚8时,有知情人士向记者记者爆料称,11月3日,西飞第二中学一名14岁学生上体育课时心源性猝死...[详情]
南充市营山县涌泉小学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学生体育课后死亡。死者亲属发帖称,学生被罚围操场跑9圈,死因应和运动量过大有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