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心理辅导的意义,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肯定个人的价值,能够让学生去承担责任当中所使用的权利和自由,对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面对学生错综复杂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学会倾听,倾听并不是简单地去听取,而是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而且要专注地去倾听,老师应该对学生的谈话不仅仅是听取,而且要借助各种的技巧,真正的去领悟到学生所讲述的事实,能够去体验到学生自己的心理表现,倾听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是一门艺术,而且要充分地利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能够恰当地使用封闭性的问题,善于运用鼓励和重复语句去进行倾听,而且要准确的去运用说明,最...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详情]
如果你身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请你及时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因为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下面有佰佰安全网为你解析中小学生心...[详情]
通常来说,校园是安全的地方,但即使在那里,孩子的不当行为也会引发不安全事件。那么,你知道中小学生校园安全知识都有哪些吗?下面跟着佰佰...[详情]
为切实做好防溺水工作,确保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预警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迅速行动起来,按照预防溺水有关工作要求,做好预防管理、安全教育、联防联控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根据当地实际,结合学生群体年龄特点,以农村学生、男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为重点,通过各种载体广泛宣传预防溺水安全常识和自救方式,提高学生的避险防灾、自救自护和智慧救援能力。通知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聚焦风险防控。深入分析各类溺水事故发生的时段、地域、溺水原因等情况,及时...
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称,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中小学生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密切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愉快、有意义的暑假。通知指出,要丰富学生假期生活。结合喜迎党的十九大、纪念建军90周年等主题,鼓励和引导中小学生利用暑期时间就近就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实训、公益劳动、志...[详情]
25日,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指出,2015年,中小学生幼儿非正常死亡人数较2014年下降了7.88%,较2011年下降了33.94%。为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2015年12月25日,教育部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2015年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交流经验做法,研讨中小学安全教育面临的新形势,部署2016年中...[详情]
我国自从1996年开始,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成长,一直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详情]
3月28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虽然孩子是家长的“心头宝”,但儿童意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