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氯酸盐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在肉制品、饮用水等食品中广泛存在。 高氯酸盐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长江水、黄浦江水中都有。另外像发射卫星、放烟花爆竹时也会在大气中产生。高氯酸盐由于易溶于水,并随着水源迁移造成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因此高氯酸盐对饮用水的水源污染问题更值得关注。 国内自来水、河水、市售矿泉水,发现有高氯酸盐,浓度在0.1~0.5μg/L。环保部也已将高氯酸盐列入“2008年第一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但对其在食品、饮用水中的限定值尚未做出明确规定。而在世界范围内,目前也只有美国国家科学院在2005年有一个饮用水中高氯酸盐不能超过24.5μg/L的建议,被美国...
记者26日从东莞市水务局获悉,今年1月的水厂出厂水质抽查结果显示,72间水厂中有10间村级水厂出厂水质不达标,主要超标项目为浑浊度、余氯等。据悉,今年东莞将加强供水水质监测力度,一年将安排两次包含106项监测项目的全市水厂抽检。据悉,去年12月份,市水务局对全市78间水厂的抽检结果显示,全部抽检水厂的水质均达标。但仅间隔一个月,却出现了10间水厂抽检不合格。对此,东莞市水务局相关人士解释说,这与抽检项目的数量有关。去年12月份监测项目仅有9项,而今年季度抽检安排在了1月份,共检测了42项指标,抽检项目远远超过去年12月的。
根据“水十条”的要求,2016 年是我国各省普遍进行饮用水水质信息公开的第一年。这一年过去之后,2月17日,环保组织广州绿网环境保护服务中心汇总31个省级环保部门的水源水质公开情况,发布报告《2016年全国饮用水水源水质大起底》。该报告显示:2016年各省级环保部门公开了1333处(地表水水源地995个,地下水水源地338个)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其中有98处出现过水质超标的...[详情]
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美国在1997年提出PM2.5的标准,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0年...[详情]
近期,江苏省质监局对150批次儿童家具进行监督抽查,根据我国2011年出台的《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以及2001年出台的《室内装饰...[详情]
灰霾的监测不仅仅是PM2.5的监测问题。灰霾是一种复合型的污染现象,而PM2.5是复合型污染的一个特征量,与臭氧、CO等多种污染物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