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认知误区 误区一:把功能性食品混同一般的食品。 98年以前,中央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有4000多种,生产厂家是3000多家,形成滥渔充数;现在批准的保健品只有1059种,生产厂家现有1027家,98年以后取缔了很多不合格的生产厂家,有很多的保健品现在都不见了。因此,人们就认为保健食品和一般的食品差不多。 误区二:轻性广告宣传。 广告只能增加产品的知名度,不能提高产品的品质。广告的开资全部都探在了产 品的成本上,很多的企业一年的广告费,已经超过了产品的产值,也导致了破产。 误区三:崇洋媚外。 引进外国先进的设备、科技、人才当然很好,但作为保健品来说,是入...
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瘦身辅助品,对于减去脂肪确实有功效。原因是甲壳素在胃中具有溶解与吸付油脂、降低胆固醇的能力,又因为它几乎不被肠胃所消化,可阻止油脂在消化道中被吸收,也可降低热量吸收能力,帮助排便顺畅,对于去除身体的脂肪赘肉有助益。 这是由3~8个胺基酸组成,例如有些产品是结合大豆胜肽与深海鱼胜肽双重配方,可减少热量的摄取。 此为来自印度的一种类似柑橘的果实,其中萃取出来...[详情]
有些商家为了牟利,生产一些含有维生素成份的食品,就欺骗消费者说是保健食品,因此,大家在消费者保健食品前,一定要了解保健食品的标志...[详情]
所谓的保健食品却暗藏致命禁药 央视记者调查揭秘保健食品黑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宣称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是老年消费者的青睐。可河北承德的李先生在吃了买回来的所谓保健食品后,总是感觉心里发慌,身体不适,这是怎么回事呢?来看今天的记者调查。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吃了它就能降血糖?李先生今年60多岁,患糖尿病有10多年的历史。据李先生介绍,一次在和朋友聊天时,有人介绍说一种名叫“仁合胰宝”的保健食品,具有降糖功能。 河北承德消费者 李先生:说这个东西吃了以后(治疗)糖尿病效果非常好。回到家后,李先生立即上网查询,并真的在一家电商平台上找到这个售卖仁合胰宝的网店...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2017年,我国广告经营额达6896亿元、从业人员438万人,广告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虚假违法广告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今年上半年,我国查处违法广告1.5万余件,罚没款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9%和292.7%。披着各种“马甲”的虚假违法广告是如何欺骗消费者的?记者进行了调查。保健食品 广告夸大功效“喝口神醋,一查囊肿没有了”“服用减肥胶囊,...[详情]
从河北省食安办、省公安厅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召开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议上获悉,河北省将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第四季度要加大重大案件挖掘查办力度。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形成专项整治行动强大合力,坚决遏制损害消费者健康权益的突出问题,净化食品生产经营环境。今年7月至9月,河北省食药监局在全省范围内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4561家次...[详情]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药品“三宝胶囊(广告中标示名称东方三宝胶囊)”等5个广告宣传超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详情]
被告人袁某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在未取得性保健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在其店内销售有毒有害性保健食品,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罚金两万元。...[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