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 1、帮助小学生克服胆小怕事 胆小恐惧是小学生成长发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怕回答问题、怕展示自我、怕考试等,教师看到学生有这种现象要耐心地加以引导,否则学生会养成胆小怕事,长久下去,学生会一事无成。针对此种情况,我的左法是多提问那些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如,我班的王洪波同学,她平素内向,不爱交流,我就多提问她,多表扬她,时间长了王洪波同学就养成了课堂爱举手的好习惯,而且发言大胆,现已成为班级学习管理的能手。我班的张强、王国志同学怕展示自我,特别是在表演时脸红,时常还结巴,我找到他们,与其谈心,告诉他们,其实其他同学的表演与你们差不多少,只是表演...
这个中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心理辅导的意义,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肯定个人的价值,能够让学生去承担责任当中所使用的权利和自由,对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面对学生错综复杂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学会倾听,倾听并不是简单地去听取,而是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而且要专注地去倾听,老师应该对学生的谈话不仅仅是听取,而且要借助各种的技巧,真正的去领悟到学...[详情]
现在的中小学生有很多的心理问题,那么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是什么?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一下。 ...[详情]
如果你身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请你及时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因为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下面有佰佰安全网为你解析中小学生心...[详情]
为切实做好防溺水工作,确保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预警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迅速行动起来,按照预防溺水有关工作要求,做好预防管理、安全教育、联防联控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根据当地实际,结合学生群体年龄特点,以农村学生、男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为重点,通过各种载体广泛宣传预防溺水安全常识和自救方式,提高学生的避险防灾、自救自护和智慧救援能力。通知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聚焦风险防控。深入分析各类溺水事故发生的时段、地域、溺水原因等情况,及时...
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称,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中小学生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密切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愉快、有意义的暑假。通知指出,要丰富学生假期生活。结合喜迎党的十九大、纪念建军90周年等主题,鼓励和引导中小学生利用暑期时间就近就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实训、公益劳动、志...[详情]
2017年6月6日是第22个全国“爱眼日”,今年活动主题是“ 目 浴阳光,预防近视”。 数据显示,上海市中小学生近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上海对120万余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筛查,视力不良率为53.02%,其中小学37.04%,初中69.00%,高中85.12%。市眼防所专家表示,增加儿童户外时间,让儿童暴露在大自然光线环境下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已...[详情]
昨日下午,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联合市教育局,在暑假来临之前,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暑期安全教育,在全市四区的四个校园同步举行...[详情]
他们指出,该款游戏首页标明“本网络游戏适合年满16岁以上的用户使用”,事实上,游戏设计者没有把好年龄关,仍旧有众多低于16岁的孩子陷...[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