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颜色。新鲜的大米应该呈纯白色,而毒大米的颜色发黄、发暗,即便经过了打磨、抛光等加工,其色泽也不如新鲜的大米。新鮮的大米颗粒整齐均匀,而毒大米则米粒散碎。 2、闻味道。闻大米的味道,新鲜的大米有一种稻香味,而毒大米有一种霉味、异味。 3、摸一摸。摸大米的光滑度,新鲜的大米摸起来十分光滑,而毒大米虽然经过打磨、抛光等加工,但其表面仍然凸凹不平。 此外不法商贩在制作毒大米的过程中,会加入一些矿物油,以便使毒大米的颜色变得好看一些,但这样做会使毒大米摸起来有种黏黏的感觉。 4、看耗水量。也就是看蒸大米饭时的耗水量,新鲜大米的含水量较高,因此用这类大米蒸饭时耗费的水较少,...
转基因大米是否存在食品安全性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各方争议。于是,有不少转基因大米的支持者多次自动组织转基因大米品尝活动,以向对转基因食品存在误解的消费者进行科普。 2015年2月8日中午,全国转基因大米品尝会京津站在北京湖北大厦举行。80名网友“试吃”了3公斤转基因大米。当日,西安、杭州等20多个城市也举行了相关大米品尝会。华中农大向上述城市一共提供了30公斤的转基因大米。此前,有反转人士质疑此类品尝会不符合转基因作物生产加工需获批的国家要求,但品尝会主办方和华中农大方面表示,品尝会只是出于科普目的的内部试吃,与商业化生产加工没有关系。与此同时,在西安、杭州、济南、温州、海口等...
近段时间,很多地方举行了转基因大米品尝会,多数是一些志愿者自发组织的。其中海南的品尝会因为组织者是医生而备受关注。2月10日,海南转基因大米品尝会的组织者之一,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王新军博士告诉记者,这次转基因大米品尝会不是为了炒作,只是为了向公众科普转基因知识。 王新军表示自己从业以来,从未见到过因食用转基因作物而致病的案例,他检索国内外医学文献,也未检索到国内外医生同...[详情]
这两天,一段1分31秒并以“制作大米”为题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热传。内容是在一个车间里,操作者把白色塑料袋送进一个大型机器的漏斗里,然后经过熔解、拉丝、切割等工序,最后生成了白色粒状物,形似大米。视频制作者最后用字幕呼吁“转发分享曝光”。这应该不是大家第一次听说“塑料大米”,也不是网上第一次流传所谓“塑料大米”生产的现场视频。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视频中所用的机器,叫做塑...[详情]
吞下一颗成人拇指大小的草鱼胆,没想到导致上吐下泻、浑身无力、全身皮肤、小便黄染,紧急送到医院被诊断为急性肝衰竭,险些丧命。...[详情]
近日,在吉林长春,一名男子冒充交警在道路上违章停车时被民警查个正着。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该男子曾多次冒充交警拦截大货车敲诈司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