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4日,当地警方执法检查时查处了一家非法加工作坊。经查,2013年5月,康强在没有取得任何卫生资质及相关许可的情况下,买来制作凉皮的设备,租房开办小作坊。据康强交代,自投产以来销路很好,一年来共制售约30万斤凉皮,以每斤1.3元左右的价格卖给周边70余家摊铺,除去原材料费用等,获利7万余元。 康强的凉皮如此受欢迎,是因为里面添加了一种特殊的“佐料”—硼砂。据康强供述,加工凉皮到最后一道工序即面浆快出凉皮时,自己估摸着比例往里面添加硼砂,“这样可以使凉皮变得更加筋道,口感好、卖相好,而且可以防腐”。康强说,硼砂是从市场上的化工原料店购进的,虽然明知硼砂不是国家允许的...
夏季到来,为牟取利润,不少凉皮“黑作坊”开始活跃起来。食用这样的凉皮后身体出现不适,成为夏天较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将对食品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日前,海口市龙华区食药监局查处了一家藏在龙华区仁里村一民宅内的无证生产加工凉皮凉粉“黑作坊”,查获凉粉凉皮等成品近千斤。记者今日从龙华区食药监局获悉,经检验,该“黑作坊”生产的凉粉、凉皮、凉皮卷中含铝量超标。执法部门将没收其产品和生产经营工具、设备、原料,并处以罚款。6月13日上午,海口市龙华区食药监局对暗藏在龙华区仁里村一民宅内的无证生产加工凉皮凉粉“黑作坊”进行查处,查获凉粉凉皮等成品近千斤,原地封存生产设备以及...
日前,辽宁警方共查获6000多公斤有毒有害食品,其中涉案工业明胶数量达800余吨,销往全国8省市的1000余家商户,涉案总金额超过1亿元。工业明胶滥用背后,则是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使用效果相仿,成本却低出近4倍以上,因此不少“黑窝点”用工业明胶给食品增加弹性口感,最终产品以皮冻、粉丝、凉皮等最为多见。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国内对食品中违规添加工业明胶尚无明确检...[详情]
宁波一名六旬男子按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的“养生料理”烹饪进食,短短十几天内两次中毒,最近的一次是因吃了“冰糖炖仙人掌”后中毒送医抢救。11月7日从宁波龙赛医院了解到,10月31日晚,站立困难并伴有呕吐症状的刘先生(化名)到该院急诊科就诊,并告诉接诊医生王瑞华,自己有可能是食物中毒。王瑞华仔细询问后得知,刘先生几小时前吃了一盘自制的“冰糖炖仙人掌”。据了解,当天刘先生的妻子和女儿都不...[详情]
当执法队员到达现场时,作坊内臭味十足,令人作呕,作坊一张破旧的桌上摆放着刚制作出来的凉皮、粉皮,一旁的原料袋子上印有工业添加剂字样。...[详情]
民警联系到司机家属,得知司机姓赵,新密市超化镇人,以卖凉皮为生,经常忙乎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开车送给客户。事发前的头天晚上,他也是通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