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灾原因 (1)明火引燃。如在床上点蜡烛,吸烟者乱扔未熄灭的烟头和火柴等,在宿舍内焚烧杂物,在宿舍内使用煤气、液化气不当,使用煤油炉、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不当等。 (2)乱拉乱接电线和保险丝。如因电线短路或因接触不良发热而引起火灾;有的甚至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使电路过载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熔断而造成电线起火。 (3)使用电器不当。如电灯泡靠近可燃物长时间烘烤起火;使用电热器无人监管而烤燃起火;长时间使用电器不检修,电线绝缘老化、漏电短路而起火等。 (4)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高校宿舍内的线路是按日常照明、使用小收录机等情况而设计的,如使用电炉、电饭煲、电热杯、...
1、了解你现在的位置及周围的消防通道,临危不乱是从容逃生的重要条件。 2、离开房间疏散时,要带一条湿毛巾,经过烟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吸入毒气。 3、经过烟雾区时弯腰或爬行,如有可能用一件针织衣服浸湿后,套在头上,可以成为一个简单的防毒面具。 4、用牙膏涂在暴露在外面的皮肤上,可以防止烫伤,身上着火,千万不能奔跑。因为奔跑时会形成一股小风,并带来大量新鲜空气,火...[详情]
一、燃烧的基础知识: 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下发生的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的现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详情]
为了防止火灾和影响身体健康,学生不要吸烟,同学间要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如发现有同学玩火应该立即制止,并报告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批评...[详情]
学生意外事故52%发生在家庭,19%发生在街道,12%发生在学校。专家认为意外伤害的特点是意外性和突然性,绝大多数儿童意外伤害事故是...[详情]
近日,防城港市港口消防大队联合港口区沙万社区和社区派出所开展空巢老人消防安全“守望互助”活动,为百余名空巢老人撑起一把“安全伞”。 该大队针对老人防火意识差,行动不便,发生火灾逃生自救困难的特点,并结合近期开展的“九九消防平安”行动,组织消防官兵挨家挨户为空巢老人们发放《家庭消防安全自查表》、《农村消防安全常识》等消防宣传资料,并用方言详细为空巢老人讲解老旧房屋防火措施、火灾隐患自查方法以及火场逃生技能等消防常识,并主动帮助老人排查家中厨房、卧室、阳台等地方存在的火灾隐患。同时,该大队借助公安派出所民警、消防志愿者和社区消防宣传监督员等的力量,为空巢老人制定消防安全“身份证”...
全国首套《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丛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发布。记者了解到,这套丛书将从今年秋季正式进入全国中小学校园,目前已经开始征订供学校选用。同时,还将在北京、张家口、哈尔滨等6个地区建立18所示范校,配合校园冰雪运动的教学推广。自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一股学习冰雪运动、领略冰雪运动精神的热潮在市民尤其是学生、孩子们中间扩散开来。作为全国第一套中小学生校...[详情]
近年来,世界各国学校火灾频发,我国学校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也偶有发生, 如:2001 年6 月4 日,江西省广播电视艺术幼儿园发生火灾,造成13 名幼儿丧生;2002 年6 月9 日,云南省寻甸县二元庄回民小学发生火灾,烧毁校舍11 间,造成8 名小学生死亡……这给世人敲响了警钟——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亟待重视和改进。一、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详情]
想要整形美容,手头钱不够怎么办?如今许多美容整形机构推出了“整形贷”,号称能轻松整形。...[详情]
15日晚,吉大一院的急诊室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女童患者,这名2岁多的女童右眉骨插入深达5厘米的一把剪刀,需要立即手术治疗,但因剪刀太长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