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网络行为会触犯法律: 1、网络窃密 利用网络窃取科技、军事和商业情报是网络犯罪最常见的一类。当前,通过国际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国际犯罪分子每年大约可窃取价值20亿美元的商业情报。在经济领域,银行成了网络犯罪的首选目标。犯罪形式表现为通过用以支付的电子货币、账单、银行账目结算单、清单等来达到窃取公私财产的目的。 2、制作、传播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是网络犯罪的一种形式,是人为制造的干扰破坏网络安全正常运行的一种技术手段。网络病毒的迅速繁衍,对网络安全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3、高技术侵害 这种犯罪是一种旨在使整个计算机网络陷入瘫痪、以造成最大破坏性...
大家一定都收到过各种垃圾短信,接到过骚扰电话,有些骚扰电话还很清楚你的具体信息,事后想想有点恐怖吧? 买卖个人信息是犯法的,北京市迄今为止最大倒卖公民个人信息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包括专门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无业人员、调查公司负责人、及电信企业内部员工在内的共23名被告人,分别被认定构成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帮助毁灭证据罪,其...[详情]
跟团旅游参加低价团触犯法律吗?小编分析如下; 低价团旅游类似于直销,只是把商品换成了旅游服务。参加过低价团的游客都知道这样的旅游团会强迫游客消费,我们都知道旅行社是不能强制游客消费的。强制消费不仅违反国家去年新出台的《旅游法》,也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即使游客与旅行组织协商一致,自愿参观游览协议指定购物或商业场所,这样的条款不能被理解为,游客一定要在这些场所进行消费。...[详情]
贩卖信息属于违法行为,那么贩卖信息触犯哪条法律呢?接下来请大家来佰佰安全网寻找答案吧。...[详情]
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该行为威胁到被绑架者的人身安全,而犯罪分子也会因此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2015年9月14日消息,90后男子黄某只因手头拮据,便心生歹意,绑架12岁儿童换取赎金,在得知对方家境贫困后,竟终止了交易。9月11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检察院以绑架罪对黄某依法提起公诉。2015年23岁的黄某,为钱财竟把主意打在了儿童的身上。5月18日下午4点,黄某窜至谢家铺镇铁路桥附近道路上寻找作案目标。约5时许,黄某看见放学回家的梁某及其同学,便上前搭讪,以摘枇杷为由将梁某哄骗至附近的山林...
假币的泛滥会造成国家经济不稳定,甚至酿成经济和社会危机制售假币,像一个噬血的幽灵,以非法手段剥夺和占有国民财富,干扰了货币流通的正常秩序,破坏了社会信用原则,侵蚀国民经济的健康肌体,形成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毒瘤。 小陈20岁,浙江临海人,是杭州下沙一所财经院校的大三学生。前天下午2点半,他因涉嫌伪造货币罪,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出庭受审。罪名一旦成立,他可能面临3年以上10年以下有...[详情]
据检察日报22日报道,真人表情包滥用,将可能面临侵权和触犯法律的风险!真人表情包侵权 时有发生!2016年12月7日,因“艺龙旅行网”在微博中使用了“葛优躺”等葛优肖像图片,演员葛优将艺龙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立即停止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40余万元。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受理了此案。之后,“艺龙旅行网”的微博刊发了道歉声明。 真...[详情]
不知何时开始,热爱点赞刷朋友圈的亲们渐渐的降低了。原因当然很简单,当打开朋友圈就有一种在逛淘宝的感觉,现如今的微商还处于一种蛮荒状态...[详情]
近日,记者从上海机场边检站获悉,一名法学博士企图蒙混出境前往瑞士。事件具体详情,请您与佰佰安全网一同关注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