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酒中毒用什么解毒?小编分析如下: 我们都知道假酒是经过甲醇勾兑出来的,甲醇为神经毒物,有明显的麻醉作用,特别对视神经、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反复接触中等浓度甲醇可致暂时或永久性视力障碍和失明。甲醇的毒作用带窄,因此急性中毒后果严重,往往造成死亡。其急性职业中毒,有一定的潜伏期,中毒表现与醉酒相似。根据动物实验结果推至人在接触39.3—65.5g/m3的甲醇蒸气中 30—60分钟是危险的。甲醇与其他醇类不同,在体内氧化缓慢,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当缺乏防护时,在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环境中工作可渐致慢性中毒。 中毒早期应与感冒、神经衰弱、急性胃肠炎等鉴别。此外应与氯甲烷、乙二醇...
如果是二代抗凝血慢性鼠药,溴敌隆,溴鼠灵。小剂量误食没什么危险,剂量足够时,一般12-24小时出现出血中毒症状,3-7天达到中毒高峰期。维生素K1是特效解毒剂。 中毒:主要症状为口腔、咽喉疼痛、糜烂、上腹灼痛、肝区痛、呕吐大蒜样味,呕血;头晕、心慌、惊厥甚至昏迷。 1)、催吐,1:2000高锰酸钾洗胃。 2)、服硫酸钠或硫酸镁30--50g导泻。 3)、忌进含油食物和...[详情]
中药服用不当也会中毒,那么轻微中药中毒用什么解毒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登陆佰佰安全网找寻答案吧。...[详情]
近日,家住连云港灌南的王大妈,在家里清洗海虾时,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虾尾刺破了。一开始她没当回事,结果没过两天,王大妈开始发烧并且双下肢肿胀,后病情迅速发展导致其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不治身亡。记者了解到,导致王大妈身亡的主要原因,疑似其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该细菌是一种相对罕见且十分凶险的细菌。据了解,江苏省曾救治过该病病例不到10例。不久前,王大妈在家里做饭时,在清洗海虾过程中,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虾子尾巴扎破了。她只是简单用水冲了一下伤口,就继续做饭了。不料,第二天,王大妈的右手中指开始肿胀疼痛,此时,她依然没太在意。两天后,王大妈开始发烧,双下肢肿胀伴大面积血性大疱,家人发现...
炎炎夏日,一些市民选择到海边游玩,在享受美景之余,更享受了海鲜大餐,而小龙虾也是吃货们的首选,在满足自己口福的同时,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担忧,那么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食品卫生安全我们也需注意,每年因此住进医院的人不在少数,佰佰安全网专注安全常识的小编为您盘点了近年来发生的因海鲜中毒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福建:73人吃海鲜致食物中毒2013年9月15日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30...[详情]
前几天,宁波市第一医院收治了一位腹痛的女患者。这位患者从半个月前开始突然觉得肚子隐隐不适,后来变得很痛。宁波市第一医院的医生发现,这位女患者的贫血症状非常明显,既往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病症。由于消化内科接诊过类似的患者,医生马上考虑患者是否有铅中毒可能。当血样被送到宁波市疾控中心检测后,检测结果证实了医生的猜测——这位患者的血铅值高达789微克每升,而正常人的血铅含量应该在100微...[详情]
医生分析,眼下是肠胃容易紊乱的季节,这个温度下,细菌也开始大量繁殖,而大连的海鲜也开始大量上市了,不少人开始大吃特吃。胃肠炎发作也需...[详情]
禁用!增加警示语!近日,柴胡注射液、丹参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这些我们用了几十年的儿童常用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纷纷发出通知,作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