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的自信心丧失。 根据调查,约25.9 %外出民工因长年在外地工作(三年及以上),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辅导和学习心理辅导,这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相对要差一些,而学习和生活条件会直接对学习信心产生负面的影响,一旦出现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们就容易丧失自信心。一旦自卑心理在他们心中扎下根,他们就无法重拾自信,就会陷入上述恶性循环中,导致厌学。 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对孩子性格、心理状况的影响极其重要。经调查统计发现,在厌学的学生中,由于家庭环境造成厌学心理的占76%以上。 (1)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太少。有些父母受生活压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对孩子缺乏耐心,没有时间...
隔代抚养的弊端。虽不排除其他亲属抚养“留守儿童”的情况,但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故本节将祖父母抚养“留守儿童”作为分析的基础。我们分析“留守儿童”的厌学心理,必然不能脱离“留守儿童”脱离父母、由祖父母抚养这一最大特点。 乡村教育的缺失。一是教学网点的分布不能满足教育需求。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居住较为分散,教学网点的分布也较为分散。随着计划生育效...[详情]
山区留守儿童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于厌学,把大把的时间精力花在玩乐上,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走下去,令人担忧。那么山区留守儿童厌学...[详情]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厌学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现实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么留守儿童厌学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和佰佰安全网...[详情]
今后,未满16周岁的留守子女不能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外出打工的父母要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联系、多见面,不能当“甩手掌柜”。据了解,《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出台,对于不履行监护职责的父母或是委托监护人,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依法追究责任。 不满16周岁不能独居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少农村留守儿童只能跟随祖辈或亲属居住,有的甚至是独自生活。《意见》明确指出,外出务工人员要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者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子女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昨天,当很多孩子跟着父母度过快乐节日时,农村留守儿童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旅顺口区龙潭村,正在读幼儿园大班的小女孩子涵(化名),收到了来自大连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的叔叔阿姨们的礼物。“我们在你身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社工外展活动,让留守儿童成为社会关爱的主角之一。记者了解到,小子涵出生刚六个月父母离异,在爷爷奶奶家长大,姑姑成了她心目中的妈妈。子涵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一...[详情]
家长因素:1、爱和别人搭讪,在与人的交往中不免有些大意,比尔呢的一些赞美之词也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增加了儿童被拐的几率。2、家长粗放式管理儿童因素:1、自我保护意识弱2、易于相信别人 社会因素:1、计划生育政策并未落实到位2、重男轻女思想依旧存在3、犯罪团伙的猖獗,人贩子的铤而走险4、利益双方的关系存在5、中国拐卖儿童多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统治时间比较长,...[详情]
25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力度,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详情]
3月18日10时,河北张家口西河营镇的红旗小学小卖部内,孩子们在争相购买一款辣条,其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印得模糊不清,包装也粗糙劣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