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上的家用吸氧机绝大多数属于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是针对疾病起到治疗手段的器具。 在国内对于制氧机是否属于医疗器械是有明确的标准: 1.当在3L/min的出氧量的时候,出氧浓度必须保持在90%以上 2.要有医疗器械注册证 3.必须可以持续性的制氧,并保证不低于48小时的连续运行。 只要是符合上述条件的制氧机,就可以说其是属于医疗器械,少一个条件都只能将其归为保健制氧机,...
1.“专家义诊”免费讲座:不法商贩在住宅小区、早市或公园推销药品、医疗器械或医疗器械,通过免费体检途径,达到推销医疗器材的目的。 2.大肆宣传疗效:任何医疗器械最多只能起到保健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而不法商贩大肆宣传疗效。 3.产品“包治百病”:宣传产品神乎其神,对大部分的内科疾病都有效果,甚至“包治百病”。 4.“慢性病也能治愈”:说乙肝、糖尿病、高血压等世界医学...[详情]
你知道医疗器械诈骗都有哪些骗局吗?我们怎样识别这些骗局呢,一起和佰佰安全网看看吧。...[详情]
2013年6月14日和6月25日,甲医疗器械公司分两次从乙医疗器械公司购进标注为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诺8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共计1300盒。随后,甲医疗器械公司又分销到某市各个药店。2015年6月18日,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甲医疗器械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其批号为“12K01T”的注射针头250盒(7枚/盒)、批号为“12J13K”的注射针头600盒(7枚/盒)均为假冒产品,并据此对甲医疗器械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没收甲医疗器械公司非法所得10200元,并处以10倍罚款10.2万元。事后,甲医疗器械公司以乙医疗器械公司向其销售的系假冒针头为由诉至法院,要求乙医疗器械公司...
今日上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颜江瑛介绍,国家药监局紧急开辟了药品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的绿色通道,来保障应急防控物资需要以及防疫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主要的做法有下面几个方面:一是立即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的工作方案。建立了有关审批工作机制,组建了药品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的特别专家组,科学有...[详情]
6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国家医疗器械质量公告(2017年第13期)”显示,涉及1家企业的1批可吸收外科带针缝线被通报不合格。上述公告显示,食药监总局组织对医用缝合针(线)、聚羧酸锌水门汀共两个品种206批的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检。检验结果显示,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医疗器械产品涉及1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1个品种1批,合格率约为99.51%...[详情]
《意见》明确提出,将健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调整机制,逐步推动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第二类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使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详情]
近日,内蒙古包头捣毁一处非法经营、储存医疗器械黑窝点,查扣医疗器械34个品种545盒,涉案金额1500余万元。...[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