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佰安全网小编了解到,慈善救助传销有号称自己有官方背景,打着“慈善救助”、“爱心互助”等幌子,以“做慈善事业,筑和谐家园”、“爱心支助贫困学子”等形式,欺骗善良的群众上当受骗。典型案例是“集善家园网”、“世界和谐基金会”。 下面来看一则案例。 近日,亳州市利辛县公安局捣毁一个名为“中国集善家园”的非法传销窝点,依法审查传销人员3名,该组织已发展下线会员近20人,涉案金额近4万元。 经审查,该传销组织以www.js-jyseed.org网站为平台,通过散发传单、签订承诺书的方式,以慈善救助名义为掩盖,对外进行传销。参加人员需投入1830元,其中30元作为网站维护费、20...
1、“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这是传销组织诱骗成员取得传销资格常采用的一种引诱方式和必经的程序,慈善传销里,最大特点就是,传销组织假借慈善名义,骗取群众的信任,并以此为幌子大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这是传销的组织结构特点; 3、“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详情]
潘锴红这位风光的假慈善家已经被揭穿了,他的行为就是传销行为,那么,慈善之星传销是怎样行骗的呢?...[详情]
这年代,做慈善还能骗人吗,是的,慈善救助传销就是打着慈善的幌子诈骗的,那么,慈善救助传销是怎样行骗的呢?...[详情]
A面他是从河南到凉山的公益明星“义工李白”真名叫闫伟杰,是一名在凉山做公益的河南人。2005年,以网名“李白”的身份创立了河南义工联合会,召集河南民间有爱心的人士,关注和帮助贫困学生。2008年,闫伟杰得了抑郁症,而河南义工联合会也因为经济不支最终解散,网络上红火一时的“义工李白”也在网络上销声匿迹。2013年,闫伟杰在凉山成立了凉山汉达社工服务中心,在凉山州及其周边地区开展社会工作,以社区服务、社区养老、社区能力建设为工作核心,闫伟杰是该中心主任、法人代表。同时,闫伟杰还是凉山春城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的法定代表人。据记者核实,闫伟杰成立的这两家公益组织均得到了凉山民政等部门的...
明知是投来的诱饵,却偏要上钩,让手中的权力成为损害百姓利益的工具。经河南省检察院济源分院立案监督,一起由合同诈骗案牵出的涉及金融凭证诈骗犯罪和职务犯罪的大案被依法查办。济源分院依法提起公诉后,张明立等6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至有期徒刑四年不等的刑罚;通过办案追回被骗取的慈善基金7500万元。最近,该案获评河南省检察机关“立案监督十大精品案件”第一名。地产商设局投诱饵 今年...[详情]
要更好地解决“伪慈善”的问题,需要民政、公安等部门重拳出击,形成强有力的监管局面。同时,互联网直播服务者必须从源头上整治网络直播“伪慈善”等违法行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并加强对评论、弹幕等直播互动环节的实时管理日前,这样一个视频进入公众视野:两名男子安排四川省凉山州某村村民站成两排并给村民们发钱,但直播结束时,又从村民手中把钱收回。这幕闹剧的发钱人“快手杰哥”承认,这么做是为了...[详情]
近一时期以来,网络直播迅速兴起。这种基于互联网,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向公众持续发布实时信息的活动推出之后就广受网友关注。...[详情]
以做慈善要捐款30万元为名,要求受助者先汇3万元的手续费,海南一女子轻信了一名假老板,被骗走了3万元。...[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