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云南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高原生态农业有其独特的自然优势,即自然条件具有多样性,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的立体气候,为发展高原生态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例如云南大理州通过多年的发展创新,蔬菜、花卉、山地牧业等十大特色产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等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并且享有“中国核桃第一州市”“中国水果之乡”“乳牛之乡”“中国西部优质早熟鲜食葡萄基地”“中国食用野生菌集散地”“国际兰花、茶花、杜鹃花著名产区”“云南小粒咖啡发源地” 等多种享誉世界的美誉。产业化的发展造就了大理州农业的飞速发展。目前,全州拥有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1家,...
高原肺水肿急救措施 半卧位休息,立即充分吸氧、流量6~8L/分钟保暖、治疗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严禁大量饮水,口服速尿灵 40~80mg,2次/日,2~3天,注意补钾(吃橘子或橘子汁)并观察脱水情况。如果烦躁不安时,可用少量镇静剂和强地松。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待初步急救病情稳定后,安全转移至海拔较低处。 心力衰竭急救措施 两腿下垂、半卧位休息。注意保暖...[详情]
高原病与急性高原病的区别分析如下: 高原病(又称高山病、高原适应不全症)是高原地区的特发病。是指人体进入或久居高原后,对低气压低氧环境不适应,出现机体缺氧性失代偿,而引起的人体缺氧性疾病。按发病时间先后,高原病可分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 指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低海拔高原进入更高海拔高原后,人体在短期内对低气压低氧不适应,引起代偿功能失调后,所表现出的一类高原疾病;当及时...[详情]
高原反应是有一定的人群的,但是大部分人都会有高原反应,那么老人去高原旅游会更容易高原反应吗?文中小编为您介绍。...[详情]
8月19日晚上10时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8年援藏国家医疗队队员消化内科陈广成医师与仲巴县卫生院的值班医生正紧急抢救一名高原脑水肿患者。经过近9个小时的抢救,病人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这位被抢救的患者叫阿兰,她与朋友在当日游览完仲巴的风景后决定到KTV唱歌助兴。阿兰激动地抓起麦克风放声高歌,但一曲未完就突然倒地。朋友们起初以为阿兰是在开玩笑,多次喊她的名字都没有回应。此时,阿兰已经双目紧闭,四肢抽搐不止。朋友们立即将阿兰送至附近的卫生院。到达医院时,阿兰已经出现了呼吸心跳骤停、瞳孔散大等危急情况,陈广成医师检查后诊断,患者因高原反应出现急性脑水肿。经援藏医疗队队员及仲...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为载体,通过启动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组织专业论坛、开展推介对接活动、现场学习发展经验等,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一是点亮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导航灯”。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休闲农...[详情]
眼下即将进入秋收秋种的大忙时节。农业部副部长叶贞琴近日要求各地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提质增效为重点、绿色发展为引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秋冬种生产任务。叶贞琴在农业部召开的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上说,要从秋冬种开始持续发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发展高效作物,开发利用冬闲田,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这次会议...[详情]
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做好2020年春季农业生产物资运输保障工作,全力支撑春季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详情]
11名大学生骑行爱好者,骑行途中突遇暴雨,被困在海子山海拔4600米处。当时天渐黑气温骤降,有人出现低温症,情况危急,急需救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