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都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分布性休克的基本机制为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异常。这类休克中,一部分表现为体循环阻 力正常或增高,主要由于容量血管扩张、循环血量相对不足所致。常见的原因为神经节阻断、脊髓休克等神经性损伤或麻醉药勿过量等等。另一部分是以体循环阻力减低为主要表现,导致血液重新分布,主要由感染性休克所致,也就是临床上称之为的感染性休克。 分布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仑高动力型和低动力型两种。前者外周血管扩张...[详情]
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分别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的地带。该地震带发生的地震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80%,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90%的中源地震(70~300千米)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300~700千米)。环太平洋火山...[详情]
火山的形成是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主要是地球内部存在的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状态下衰变,产生大量的热。那全球火山分布最多的地方是哪儿...[详情]
日前,记者对辽宁科技大学在校246名学生进行了“上课时,你喜欢坐在哪里”的问卷调查,调查覆盖了该校各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32.11%的学生喜欢坐在前排,21.95%的学生不喜欢坐在前排,45.93%的学生是坐哪都无所谓。受访者中,大一学生占比53.25%,大二学生占比35.77%,大三学生占比8.13%,大四学生占比2.85%。 调查结果显示,坐在前排的32.11%学生中,大部分刚刚迈入大学校门,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带着奋斗的情怀和家长的期望走进课堂,尚未被“游戏”“韩剧”“麻将”等所吸引。此外,“被监督”也确实增强了学生们上课时的自律性。喜欢坐在中...
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走到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眼看着莺飞草长,就要跟春天说再见了。进入“谷雨”节气,雨水的到来也算应景。可虽然浙江上空的云系变多了,但天气依旧闷热。昨天全省大部地区最高气温28-30℃,浙西北地区由于有小阵雨眷顾,最高气温较前一天低了2℃左右,其它地区基本与周五持平。预计今天白天的气温跟昨天没有太大区别,浙北局部有阵雨,其它地区下午起部分有阵雨或雷雨。 不...[详情]
这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场景:风油精涂在不可描述的地方是什么体验 感觉受到了攻击 小编提醒:不作不死,生活乐趣来源于无穷的想象和创意,但也要有个度,勿过犹不及!!!...[详情]
安徽淮北市烈山村曾有过一名“巨贪村官”刘大伟,在18年里将村集体资产通过各种渠道转移、侵吞,变为私有,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详情]
研究人员说,温度上升将对这一海域鱼类构成带来很大影响,北海中常见的几种鳕鱼和比目鱼由于无法适应新环境,预计它们的数量将不断下降,而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