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后果如下; 一、重智育轻德育,导致德育僵化,流于形式。 在中小学,每周两节的思想品德课或思想政治课就是德育。当德育考试时,不管你平时做人如何,只要背掉书本中的条条框框,就可以得高分。而国际上许多教育专家认定:现代教育的思想核心,70年代是学会生存,90年代至21世纪初,不但要学会生存,而且还要学习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而这些要求对于当今农村的中小学生来说,是无用的,因为它无法给他们带来分数。这就是我们学校德育的尴尬。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道德素质却缺乏科学的评判,成为学校可有可无的事。目前农村中小学校,德育教育还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
“高考恐惧症”不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不利于高考时的正常发挥,越是恐惧,高考成绩就越不理想。要摆脱“高考恐惧症”这个魔咒,就要从解除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着手。 当恐惧来袭时,不要着急上火,不要求胜心切和人为地恐吓自己,去做一些“如果考不上大学就会怎样”的假定,而要静下心来对自己做一个正确的估量,并发奋努力地学习,把恐惧抛到一边。也可以暂时放下学习,做一些娱乐休闲活动,放松一下心...[详情]
一年一度的高考明日拉开大幕,首批“00后”将步入高考考场。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经历4年稳定之后,今年迎来拐点,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高考报名人数涨至975万,较2017年增加35万,是近8年来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数据显示,中国高考人数一直在持续变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报名人数一度每年只有100多万人。高考人数顶峰时期是2008年,为1050万,到2013年下降到912万,2014、2015年分别增加到939万、942万,2016、2017年稳定为940万。 1977-2018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指...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今天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今天,十九大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会议讨论向中外记者开放。陈宝生代表在讨论十九大报告时说,过去的5年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5年。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今年上海和浙江试点已经落地,经评估取得成功,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今年,还有4个省要开始试点,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全面建立起来。他说,这...[详情]
“高考前,学校收取了考试期间住宿、餐饮费750元,并劝家长不要陪考,免得给孩子们造成压力。不料,英语科目考试开考了,我家孩子还在学校安排的宾馆里睡觉,也没人提醒。”6月11日,南昌进贤县的洪女士打通本报新闻热线,质疑江西省西山学校管理不到位。投诉:听从学校安排到头来耽误了儿子高考洪女士称,高考期间,她听从学校老师的安排,没去考试现场。8日下午,洪女士的电话响了,是一个不好的消息...[详情]
四川小伙小彭在网上看到这则招聘信息动了心。为了应聘成功,小彭可“努力”了,招聘他的大哥一说要打点费,他借钱也要送过去。钱给了3000...[详情]
6月7日,30余名高中学生在重庆涪陵红酒小镇一水上乐园展开水中“模拟考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