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藻类可以形成赤潮?小编总结如下: 赤潮是伴随着浮游生物的骤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现象。本来是渔业方面的用语,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水面发生变色的情况甚多,厄水(海水变绿褐色)、苦潮(按即赤潮,海水变赤色)、青潮(海水变蓝色)及淡水中的水华,都是同样性质的现象。 海洋中存在的藻类有近四千种,其中能够形成赤潮的有几百种,而能够形成有害赤潮的则更少,主要为甲藻、硅藻、金藻及蓝藻中的一些藻类。 如在水体富营养化的内海或浅海,有选择地养殖海带、裙带菜、羊栖菜、红毛菜、紫菜、江篱等大型经济海藻,既可净化水体,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利用自然潮汐的能量提高水体交换能力;可利用挖泥...
常见的水华,按优势种类可以分为15个基本类型。 (1)隐藻水华这是我国池塘养鱼常见的一种水华,其出现频率在各地肥水中可达到80%--100%,次优势种常称为小环藻(Cyclotella)、蓝隐藻(Chroomonas)和绿球藻的一些种类。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全年都可出现。 (2)膝口藻水华这是无锡鱼池夏季肥水最常见的水华,在生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优势种为扁型膝...[详情]
能够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一个别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赤潮生物”。在被称之为赤潮生物的63种浮游生物中,硅藻有24种,甲藻32种,蓝藻3种,金藻l种,隐藻2种,原生动物1种。在中国,已有赤潮资料记载的赤潮生物达25种。其余的38种在中国海域均有分布,只是尚未形成过赤潮而已。因此说,有赤潮生物分布的海域并非一定会发生赤潮,这要看其密度能否达到足以使局部海域水体变色的水平。 赤潮...[详情]
海水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会使赤潮发生的频率增加。为什么藻类会引起赤潮?佰佰安全网马上带大家进行了解。...[详情]
是什么原因出现的赤潮?形成赤潮的主要藻类有哪些?佰佰安全网马上为您解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详情]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针对深受学生群体偏爱的“辣条”发布食用安全消费提示,指出抽检结果显示部分产品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色素以及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国家食药监总局组织抽检的“辣条”产品主要来自中小学周边商店、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辣条”销售较为集中的场所,抽检结果显示部分产品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色素以及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国家食药监总局已部署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查处相应不合格产品。国家食药监总局提示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辣条”,并留存购物凭证,特别是不要在无证摊贩购买此类产品。购买时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整,包装标示的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
近日,17岁女孩小萍因呕吐、腹痛、全身抽搐再次来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过十余天的治疗,病情稳定出院。据了解,小萍患的是血卟啉病,这种罕见病也被称作“吸血鬼症”。“血卟啉病在临床很少见,容易被误诊。”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主任陈俊抛表示,该病目前还无法被根治,患者在发作时只能通过高糖治疗或血红素治疗缓解病情。 尿检确诊患上罕见病去年清明前夕,小萍腹部剧烈疼痛多...[详情]
最近,浙江省中医院皮肤性病科吴蓓玲主任中医师,接诊了一名左手大拇指全黑、以为自己得了灰指甲的患者,最后竟被诊断出是恶性黑色素瘤,截掉了大拇指。所幸的是,经检查,截指后没发现转移病灶,若继续拖延,病灶发生转移或将危及生命。 43岁的王女士是杭州人,早在7年前,她就发现自己的大拇指上出现了一条浅褐色条纹状的细纹,由于不痛不痒也没在意。后来,细纹由1条发展到2条。直到去年3月,整个指...[详情]
微信朋友圈的人都不陌生,标题套路太明显,尤其是挂着这些字眼的食品安全,养生类的信息在朋友圈更是广为传播,深深吸引了不少老年人,而这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