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重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控制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从认知、情感、意志、行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知道在自己的成长发展阶段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从而能够有意识地完善自我,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自我。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待自我,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客观地评价和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认识,避免逆反心理的出现。其次,对已经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学校应该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建立起有关学生的档案,并且认真进行研究和思考,发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并且...
1、超限逆反心理 超限逆反心理是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从而产生的逆反心理。一般认为,机械地无时间间隔的反复容易导致逆反现象;同样的刺激物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时容易引起逆反现象。如家长总是反复唠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指责孩子各种不良习惯,从而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学习成绩日益下降,不良习惯越来越多;老师没有弄清楚问题的性质和缘由。就主观臆断、严厉地批评学生,给...[详情]
中学生的学生们处于青春期,是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那么如何避免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呢?...[详情]
有很多的家长不知道怎样对待有逆反心理的中学生,那么中学生怎样克服逆反心理呢?下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一下。...[详情]
据邵阳市第十一中学官方微信消息,该校日前发生一起学生跳水自杀事件,今天该校发布这一事件的情况说明,情况说明全文如下:2018年6月5日上午9点左右,我校学生何XX在西湖桥跳水自杀,尸体已于7日下午5点左右找到。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个人基本情况何XX,就读于我校高二185班,为我校寄宿生。二、事情发生经过近段时间,何XX早自习(寄宿生早自习时间6:30——7:10)经常迟到,不读书,不背书,上课玩手机游戏上瘾。为此,班主任老师多次与家长沟通,交流何XX在校表现。2018年6月5日06:58分,何XX才赶到教室,此时早自习已上课28分钟,即将下课。班主任老师知道何XX性格,...
2017年2月18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二街一家购物广场门口,一名身穿中学生校服,带着眼镜,一脸稚气的年轻男子站在那里乞讨。旁边立着一块广告布,上面写着“母亲被诊断为尿毒症需要34万元”、“还差13万元”、“力量不分大小,捐助不分多少、善意不分先后”等文字。二街是榆林市最繁华的街道,购物的市民人流如织,看到这样“孝心”的儿子,过往市民纷纷慷慨解囊。十元、五元、一元的纸币,一会...[详情]
家长早上将孩子送到公交站点上车去学校,过了一上午,孩子的老师竟然联系家长说孩子没上学,可把家长急坏了,最后多亏了公交车上的监控录像。 事情发生在25日,当日市民刘先生照常在雁鸣湖站点送女儿乘坐229路公交车上学,不想一上午过去了,孩子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并没有去上学,情急之下刘先生迅速找到车队说明情况。“家长因为孩子失踪报了警,随后我们帮忙调取了公交车上的监控录像,并联系当时的司...[详情]
事情发生后,富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开展案件侦查和责任追究。县教育局一名副局长、板仑乡一名副乡长向县委县政府作出检查,板仑中学...[详情]
6月5日,他在学校食堂用餐时,竟然在面皮里吃出一条蚯蚓。对此,汉中市食药监局进行了调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