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 一般有以下几种: 1.营养调和油(或称亚油酸调和油),一般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制亚油酸含量为60%左右,油酸含量约30%,软脂含量约10%。 2.经济调和油,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价格比较低廉。 3.风味调和油,就是以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调配成“轻味花生油”,或将前三种油与芝麻油以适当比例调合成“轻味芝麻油”。 4.煎炸调和油,用棉籽油、菜籽油和棕...
继江苏南京后,上海近日也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病例,而这些病例事发前都曾食用过大量小龙虾。接下来,就为你讲述这起食品安全案例的详情,提醒你一定要注意食品卫生。媒体从上海市普陀区卫生计生委获悉,7月31日凌晨,普陀区中心医院接诊4名全身肌肉酸疼患者。经询问,7月30日晚6时许,家住金沙江路某小区的一家五口前往梅川路一家餐饮店食用小龙虾,由于食用量较多,至晚上9点多左右,家人出现不适症状,全身肌肉酸疼,腰背疼痛明显,其中一名女孩症状较为严重,这名女孩年仅15岁,经120送至上海市儿童医院就诊,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目前病情稳定。另外4人于7月31日凌晨至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这4名...
潮湿的夏季是蘑菇旺盛生长的季节,很多人为了“尝鲜”采摘野生蘑菇来吃,却不知道这种行为暗藏危险,7月23日,来自阿坝州的覃爷爷(化名)一家四口仍然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中,几天前,他们因为食用了野外采来的蘑菇而中毒,所幸即使抢救才保住了性命。医生介绍,夏季是蘑菇、野菜等生长旺盛的季节,但也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因为普通人鉴别有毒蘑菇、野菜的水平有限,建议大家不要进食“野味”和...[详情]
春暖花开,不少市民喜欢到郊外采摘野菜、野生药材。2017年2月28日,家住雨花区的一家四口因食用野生葛根中毒,所幸救治及时,均已脱离危险。张顺华(化名)家后山是一个苗木种植场,他经常上山找一些野生食物和药材。28日,他上山挖了一些野生葛根,自己和老伴吃了不少,又给儿媳和5岁的孙儿吃了一些。一个小时后,一家四口相继出现腹痛、头晕、呕吐等症状,立即拨打120求助,被紧急送往长沙市...[详情]
上周,山东济南宋先生一家3口因食用瓠瓜食物中毒。食药监局工作人员建议大家,烹饪好的瓠子食用之前,先用舌尖舔一下,如果有黄连苦味就不要...[详情]
记者5月13日从安徽省食药监局获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公布的专项检查结果显示,市场上食用油质量总体良好,但也有部分产品不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