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喝适量的淡盐水。 在旅途中喝一些淡盐水,可以补充由于人体大量排出的汗液带走的无机盐。最方便的办法是,在500毫升饮用水里加上1克盐,这样既可补充肌体需要,同时也可防电解质紊乱。 第二、喝水要少量多次。 不少人在生活中习惯以口渴与否来决定是否需要喝水,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口渴是人体水分已经失去平衡的一个重要信号。旅途中,口渴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合理的方式是,喝水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20至30分钟。 第三、尽量避免喝下温度过低的饮用水。
锌是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量小,功效大,但也并非是多多益善,必须处于一个科学的平衡点。在第三代的生物补锌制剂出现以前,人们一般是通过服用第一代的无机锌和第二代的有机锌来达到补锌的目的,所以经常出现锌过量的情况。 预防锌中毒的措施: 1.禁止使用镀锌容器和工具盛放、煮制、加工、运输和保存酸性食品,如果汁、果酱、番茄酱、酸牛奶、酸菜及食醋等用镀锌铁桶装牛奶也很危险。 2.妥...[详情]
防治砷污染应该狠抓源头,从污染源抓起 1、加强环境监测,建立重点地区空气、水等流体中的砷污染预报机制,同时加强重点地区的土壤中砷的监测,解决好高砷地区人畜用水及农业灌溉用水问题。 2、加强含砷矿藏及其冶炼过程的管理,取缔土法炼砷的工厂,冶炼砷的工厂和其它冶金工厂的“三废”必须达标排放,对高砷煤采取强制性脱砷处理,从根本上降低空气中砷含量。 3、加强含砷化工产品管理,特别...[详情]
在我国调查的公害危害中,环境砷污染引起的慢性中毒病例最多。那么生活中该如何预防砷中毒呢?今天佰佰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详情]
一日三餐是每个人每天都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中食物中毒的事情经常发生,下面为大家介绍日常生活中防止食物中毒的方法有哪些?...[详情]
近日,长沙34岁的陈女士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确诊尿毒症,不由得掩面哭泣。原来,去年陈女士在体检时就查出患有慢性肾炎,但她并没有感觉明显不适,于是只在医院做了简单处理。当时她和丈夫经营的生意刚起步,两个人没日没夜打理生意,身体很劳累,生活不规律,更没有到医院复查身体。直至近日,陈女士感觉身体疲乏无力,水肿,到医院检查过后,陈女士被确诊为尿毒症。“患者有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症状,水肿,肾功能衰竭,不能将体内代谢废物及毒素排出体外。”肾内科许军英副主任医师介绍,考虑陈女士较年轻,更应引起重视,必须立即住院接受结肠透析降肌酐、护肾等治疗来清除毒素、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医生介...
这些反复出现的陈年老梗在朋友圈依然有市场的原因,正如相关专家所说,我们的科普做得还远远不够,公众的科学素养还需提高,科学精神仍待补位。谣言一 碳酸饮料含磷酸盐会致肾衰竭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碳酸饮料成了人们消暑解渴的一种选择。近日,朋友圈中出现了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该文章称,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磷酸盐,磷酸盐可以导致肾脏疾病,喝多了会致肾衰竭。真相:经查询可发现,类似文章最早于201...[详情]
3月24日23时18分,上海网红面包店官方微信深夜发声明,承认使用了一小部分过期面粉。到底食用过期面粉会有什么风险?可能给人体带来哪些伤害?3月25日,上海交大医学院营养系专家沈秀华向记者表示,保质期内的食品无论从口感上、颜色上以及化学性质方面来看都更为安全,一旦过了保质期再食用,影响的不仅是口味,食用的危险系数升高,微生物相关指标的变化也将会导致食品的“质变”。沈秀华建议,过...[详情]
近日,昆明市气温高、湿度大,各类微生物生长繁殖较快,细菌性食物中毒进入高发期。另外,湿热的气候会降低人的食欲,使人体肠道的防御机能下...[详情]
警方提醒,食用罂粟壳产生的兴奋感没那么明显,但长期食用将导致慢性中毒,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