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多样,成分复杂,与地理条件、气象因素等自然因素以及经济水平、能源结构、管理水平等社会因素有很大关系。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类。自然源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所产生的颗粒物,如火山爆发、沙尘暴、森林火灾、宇宙尘埃、海盐渍溅及土壤颗粒;人为源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颗粒物,如煤炭、石油及木材的燃烧产生的颗粒物,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排放的颗粒物以及工业生产产生的尘粒等。家庭内煤炭燃烧、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火力发电厂、水泥厂、石油化工厂、工业和城市垃圾焚烧场等的燃料燃烧和生产过程都是常见污染源。 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合物的总称。通常硫有4种氧化物,...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详情]
PM2.5是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那pm2.5主要来源是氮...[详情]
12月20日上午11点04分,京开高速天宫院段,电子屏显示“红色预警国Ⅰ国Ⅱ机动车禁行”。清华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认为,华北地区氮氧化物浓度高加速重污染,建议重视氮氧化物减排。近日,清华学者联合发表的一份关于雾霾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关注。研究称,12月中下旬的重污染期间,二氧化氮大大加速了硫酸盐的生成,而硫酸盐恰是重污染形成的主要驱动物种。昨日,该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详解该成果时表示,把氮氧化物减排提到更优先位置,可以有效抑制硫酸盐的形成,重污染天气的形成也会因此“减速”。硫酸盐在PM2.5中占比最高12月21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郑光...
习近平在央财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贺克斌称,降低氮氧化物,可以有效缓解雾霾天气,而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还是燃煤,其次是机动车,尤其是冬季供暖期,燃煤的占比更高。近日,一篇发表在《科学进展》、由中德两地科学家对雾霾重要组成成分之一——硫酸盐形成机制探讨的论文引发公众...[详情]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在不远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会像今天不能上网的住宅一样不符合潮流。”虽然今天离盖茨所说的“不远未来”还有一段时间,但他说的“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改为“物联网智能家居”了,物联网智能家居才是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没有物联网智能家居的住宅才会显得不合时宜、落于潮流。物联网智能家居是相对于智能家居单品和传统智能家居而言的,它得益于物联网、无线通信、云计算等新技术...[详情]
喜欢囤旧物,舍不得扔东西……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年轻人这样“吐槽”家里的老人。...[详情]
广西、广东两省多地花生油作坊,鲜榨现卖,价格低廉,生意红火。其油品经检测,有多家掺了棕榈油、大豆油、动物油脂等,有6家还检测出一类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