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警惕1 、宣传时夸大其词,将商品功效吹得天花乱坠,但当消费者发现上当后,由于经营者无固定地址,一旦携款而逃,消费者损失无法挽回。 网络购物警惕2 、货到付款,听上去很诱人,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强调“收取邮件时,请先付款”,等付款后,消费者才发现所邮商品质量有问题。有的时候消费者汇款购物后,经营者却不发货或发假货。在消费者查询时谎称该产品已没货,增加费用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以引诱消费者再次上当。
出国旅游购物需要缴纳购物税吗?调查结果如下; 出境不要带超过2万元人民币的现金,买了手机等贵重物品回来要及时申报,手机属20种不予免税商品之一,入境要缴10%的税。超过5000元的个人用品要交税。根据相关出入境管理规定,居民出境最多可携带2万元人民币,或相当于5000美元的外币。如果有乘客确实需要携带超过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现金,应提前向国家规定的银行或者相关的...[详情]
低价团的存在就是因为总有人会贪便宜吃大亏,新旅游法是规定不允许强制消费,旅游低价购物团强制购物不合法。 旅游业的两大弊病:旅行社低价组团和导游的强制购物,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旅行社和导游,而在所谓旅游商店向旅行社和导游支付高额回扣上,如果没有了这些回扣,旅行社就不会组织低价团,导游也不会强制游客到他们规定的商店去购物。因此,根除强制购物、根除低价团的治本之道,不在重罚导游,而...[详情]
旅游的时候陷入购物陷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随团旅游购物点可以不购物吗?可以登佰佰安全网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详情]
出去旅游,导游总是会带我们去购物,这种强制行为让人很反感。那么导游强制带去购物点购物怎么办呢?今天佰佰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详情]
国庆长假临近,外出旅游高峰将至。昆明市消费者协会26日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旅游购物时应学会识别商家促销“套路”,谨防虚假宣传、“霸王条款”等,理性消费,主动维权。购物往往是旅游中不可或缺的消费。消协提醒,应识别商家虚假宣传“套路”,有的商家所售商品价格虚高,却打着“折扣”“降价”的幌子进行推销,消费者在购物时应尽量对比市场价格,不要被虚假折扣迷惑,以免上当吃亏。有的不良商家以“抽奖”“赠券”“限时打折”“返现金”等形式促销,但仔细了解其促销规则后,往往会发现“羊毛出在羊身上”,让消费者蒙受损失。因此,遇到促销活动时,消费者应多观察了解,谨防所谓“促销”活动暗藏猫腻。针对...
近段时间,不少市民都接到了这样一通奇怪的电话,声称:不看征信,不看有无银行不良记录,只需缴纳几千元,就可以获得一张可透支、可贷款,还可零首付购车、购物的“信用消费卡”。面对这样天花乱坠的介绍,难免会有人心动。然而,等卡到手才发现,该卡不仅无法贷款,而且卡内金额只能在指定的高价商城抵扣部分商品款,如同鸡肋。本周,武汉晚报记者一连数天,“卧底”进入位于武汉光谷一家名为“北银创投”的...[详情]
云南景洪市导游李云,在带团期间因强迫购物与游客发生冲突,称其“骗吃骗喝”并用言语辱骂。6月10日,景洪市法院一审以强迫交易罪判处其有期徒刑6个月。导游辱骂游客“骗吃骗喝”2017年12月,名为“嫌游客购物少,云南导游辱骂游客骗吃骗喝”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一名身着粉色上衣的女子说道:“让你买翡翠你不买,你低价团,给我的感觉就是在这骗吃骗喝”。此外,她多次用刺激性语言辱骂游客...[详情]
在平台上买东西,不仅商品寄给你,钱也全部还给你……这样的“大好事”确实令人心动。前不久,就有一伙诈骗分子以“免费”购物为饵,大肆欺骗...[详情]
南京栖霞区摄山派出所接到市民王女士报警称,自己受骗花了2万多元,买一件“天价”连衣裙。...[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