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相关专家指出,赤潮生物是会产生毒素的,因为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死亡。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摄食后能引起中毒死亡。人们一旦误食了这些有毒的海产品,也会中毒。 科普小知识: 海塘及其他围海工程在我国历史悠久,遍及我国沿海各省,对防止海潮泛滥、围垦滩地和发展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盲目的、不切实际的围垦,任意建造海洋工程,随意挖沙采石,乱砍滥伐防护林,都可能损害近岸的海洋环境,造成海岸后退、水土流失,破坏鱼虾等栖息、繁殖的场所,使滨海地区和过渡填海,改变了原海流路线,大大降低了自净能力。 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是进...
蓝藻水华会产生毒素。蓝藻大量死亡时会产生蓝藻毒素、大量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败坏养殖水体,直接危害养殖动物,间接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另外死亡的蓝藻释放大量有机质,散发腥臭味,刺激了化能异养细菌的滋生,其中大部分化能异养细菌对水产养殖动物来说并不是有益菌,而是致病菌,从而进一步导致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蓝藻发生原因 1、水温: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详情]
“哪些食物会让体内毒素剧增”,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7月20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新冠肺炎疫情最新进展以及防控措施等情况。会上,乌鲁木齐市疾控中心主任芮宝玲介绍,流调是传染病防控最重要工作之一。本轮疫情发生后,迅速组织流调队伍,不分昼夜对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进行调查,将流调信息及时报告分析研判,筛查识别出密切接触者,第一时间推送至各地落实医学观察措施。对全市重点场所、食品、重点区域外环境和污水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可能污染的外环境,均已实施消毒。为落实四早措施,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时,在两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检测机构收到标本在12小时内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
瑞典学者乔奇姆·拉尔森(Joakim Larsson)不会想到,他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会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近日,一则“北京雾霾中发现耐药菌”消息被传播开来,其中引用的是拉尔森的研究。拉尔森作为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主任,包括他在内的四位学者在《Microbiome(微生物)》期刊发表了《人、动物和环境耐药基因组的结构与多样性(The structure and di...[详情]
在多数人看来,盗窃也算是门“技术活”,而小偷一般都是“身手敏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人。近日,嘉兴警方却抓获了一名令人大跌眼镜的小偷:他的视力只有0.02,就连锁孔都是靠摸才能找到。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多次入室盗窃,还频频得手,是个“五进宫”的“老司机”了。家中电脑不见了门锁却完好无损12月19日傍晚,家住嘉兴城南街道某小区的王先生下班回家。和往常一样,回到家后,王先生随手把包...[详情]
4月8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武汉返京的要先进行核酸检测。...[详情]
截止到2020年10月16日18:00,青岛基本完成全员核酸检测10899145份,结果均为阴性。算是稍微松了一小口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