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生产性毒物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人体暂时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由于毒物本身的毒性和毒作用特点、接触剂量等各不相同,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各异,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出现多个脏器损害,同一毒物可累及不同的靶器官,不同毒物可损害同一靶器官而出现相同或类似症状。 1.神经系统表现:慢性轻度中毒早期多有类神经症,甚至精神障碍,脱离接触后可逐渐恢复。有些毒物可损害运动神经的神经肌肉接点,产生感觉和运动神经损害的周围神经病变。有的毒物可损伤锥体...
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详情]
沼气中毒事故给社会 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昨天上午8点多,石景山区玉泉路中煤资源大厦南侧路段,一名工人在一处污水井下作业时,不慎因沼气中毒突然晕倒,另一名工人为了救人下井后也同样中毒。多名保安闻讯赶到后,合力将两人救出。 据参与救援的一名保安回忆,当时他正在附近值班,突然听到有人高喊:“有人中毒晕倒了,快救人呀”。于是,他和几名保安赶紧跑了过去。“井下有一名工人已经晕倒,而另一名工人为了救人,不顾众人劝阻直接跳了下去。一保安称,“我们趴在井口,第一个人头朝下倒立着下井,大家在上面拽着他的腿,一起合力把两人救了出来。”随后,保安找来一台排风扇,并对着一名中毒比较重的工人吹。事发...
4月25日至5月1日,是我国第14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虽然南通的职业病人群还处于稳定可控状态,但防治工作马虎不得。”在昨天上午举行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活动上,市疾控中心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科副科长尹仕伟呼吁。本地主要是三类职业病 来自卫生部门的统计显示,2006年至2015年我市共诊断职业病248例,其中,尘肺病90例、职业中毒6...[详情]
原标题:李克强:让创业就业人员不再为一纸“证书”所困扰“清理职业资格许可,与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相辅相成,须从全局角度考虑。”李克强总理在6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当天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持续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我们所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样才能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有利于创业创新。”李克强说,“我们清理职业资格许可和认...[详情]
近年来,伴随人工智能、电子竞技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新职业也层出不穷,现在,13个新职业正式公布了!...[详情]
4月份的最后一周,是一年一度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2011年12月31日修改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理顺了我国职业卫生监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