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家义诊”免费讲座:不法商贩在住宅小区、早市或公园推销药品、医疗器械或医疗器械,通过免费体检途径,达到推销医疗器材的目的。 2.大肆宣传疗效:任何医疗器械最多只能起到保健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而不法商贩大肆宣传疗效。 3.产品“包治百病”:宣传产品神乎其神,对大部分的内科疾病都有效果,甚至“包治百病”。 4.“慢性病也能治愈”:说乙肝、糖尿病、高血压等世界医学难题能通过用医疗器械治愈,违背医学,满足患者急于想治愈、不想长期服药的心理。 5.“进口、专利、高科技”:打着“进口、专利、高科技、绿色环保”的旗号,吸引老年消费者。 6.“免费旅游”、“免费体检”...
打名医牌:“专家”一看就说有癌 在医疗器械销售商的“诚邀”下,老年人迈进一个个星级酒店、农家乐,仔细聆听来自“政府领导”、“名医教授”的“爱心养生讲座”。热线中,所有的受访者都称,老人曾参加讲座,领悟“健康理念”,几次之后开始购买医疗器械。 会场上,何太婆曾遇上“细胞学专家”,对方称看看手纹便可知道她有什么病。“你体内有癌细胞。”她一惊,身上确实有个包,正在观察是否为良性...[详情]
雇托诱骗 高薪招募推销员,利用老年亲戚、朋友、同事等关系进行游说,推销其产品;请所谓“专家”、“学者”、“权威”在公开场合介绍产品的“特殊疗效”,发布“权威检测报告”;指使他人假冒患者名义写感谢信、送锦旗、现身说疗效;在销售现场制造抢购假象诱骗消费者购买等等。在一连串手段的交互作用下,普通的保健品变成了既治疗又滋补的良药,甚至可以“包治百病”。 “高科技”误导 有些经营...[详情]
丧偶老人心理脆弱很让你容易上当,那么丧偶老人如何预防医疗器械诈骗呢?一起和佰佰安全网看看吧。...[详情]
你知道丧偶老人如何应对医疗器械诈骗吗?一起和佰佰安全网看看吧。...[详情]
带孩子去医院打疫苗,却顺回了不属于他的贵重医疗仪器。嘉定区一名家长为了更方便给自家孩子量体温,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供全体病患使用的耳温仪盗走。接到报警后,嘉定警方火速破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 吕女士是嘉定区徐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6月13日上午,她在预检台为病人量体温时发现一台价值3000多元的耳温仪不见了。吕女士赶紧拨打110报警。警方到场后调取了门诊大厅的监控录像,画面显示,不久前一名怀抱女童的青年男子趁大厅内人员混杂、医护人员忙于工作之际,将放置在预检台上的耳温仪顺手牵羊。民警还发现,另有一名怀抱男童的年轻女子与该男子同行,初步判断,可能是一对年轻夫妇带孩子前来就...
2013年6月14日和6月25日,甲医疗器械公司分两次从乙医疗器械公司购进标注为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诺8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共计1300盒。随后,甲医疗器械公司又分销到某市各个药店。2015年6月18日,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甲医疗器械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其批号为“12K01T”的注射针头250盒(7枚/盒)、批号为“12J13K”的注射针头600盒(7枚/盒)均为假冒...[详情]
6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国家医疗器械质量公告(2017年第13期)”显示,涉及1家企业的1批可吸收外科带针缝线被通报不合格。上述公告显示,食药监总局组织对医用缝合针(线)、聚羧酸锌水门汀共两个品种206批的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检。检验结果显示,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医疗器械产品涉及1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1个品种1批,合格率约为99.51%...[详情]
因违规经营医疗器械,玄武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日前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10万元。...[详情]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日前组织对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等3个品种206批(台)医疗器械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抽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