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土壤被有机物污染了,可以使用生物修复技术进行修复。 生物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联合修复等技术。植物修复技术除了可以治理农药、石油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还可以治理重金属、炸药、放射性核素等污染物形成的污染。微生物能以有机污染物为唯一碳源和能源或者与其他有机物质进行共代谢而降解有机污染物。利用微生物降解作用发展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农田土壤污染修复中常见的一种修复技术。这种生物修复技术已在农药或石油污染土壤中得到应用。 2、物理修复技术也可以修复被有机物污染的土壤 物理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将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的技术。热处理技术...
逛超市,虽然有机食品价格高于普通市场价格,但是相比目前在白领中非常流行的小型有机农场却有价格优势。那么,有机食品含有有机物吗?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有机食品,是利用生物方式来净化土壤、用有机活性化肥取代传统化肥等的超有机食品,已解决实物和环境的安全和污染问题。 有机食品应是天然生产、无污染加工、有完整生产和销售记录,并通过环境保护部下属的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详情]
“‘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公众环境空气与健康影响评估报告研究”课题显示,空气污染分为室外与室内空气污染,室内不仅由大气污染原因造成,还包括有害物质超标等其他原因,进而影响人身安全和人体健康,有害物质包括甲醛、苯、氨、放射性氡等。空气污染而导致的死亡中,多数死于室内空气污染,发达国家也受其影响,欧洲人因空气污染平均寿命大约缩短一年。对于公众关心的PM2.5,据清华大学发布的首个室内PM2.5污染公益调研报告,相对于室外PM2.5污染,室内PM2.5对人的影响更显著——人均室内PM2.5吸入量为室外的4倍。数据显示,68%的人体疾病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我国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在室内...
正在举办的“2017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的一个展板吸引了众多观众。他们疑惑而又期待着什么,京津冀土壤污染到底怎么样?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谁来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到北京市科委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试点项目《加速京津冀土壤治理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的创新服务模式建设》里探秘去。事实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于2015年4月30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其将生态...[详情]
生态环境部5月15日召开发布会。会上介绍,从6月份开始,将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指导部分城市治理臭氧。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近年来,臭氧污染问题凸显,已经成为影响全国夏季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挥发性有机物则是形成臭氧及细颗粒物的重要前体物。为保障夏季臭氧防治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见效,生态环境部拟于5月中下旬,对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5个省的...[详情]
推进智慧养老建设,离不开政府“兜底”和政策扶持。 受经济条件所限,相当一部分老人没有任何通讯工具,无法享用智能化养老服务,这些多是空...[详情]
2015年6月2日,陕西环保厅公布2015年3月开展的环保检查工作情况,目前陕西多地依旧存在严重污染现象。其中普遍存在的有污水直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