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当人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当微量持续摄人,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 黄曲霉毒素进入体内后,在肝细胞内质网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的作用下进行代谢,其代谢产物具有致癌性。毒性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当人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
早期有胃部不适、腹胀、厌食、呕吐、一过性发热及黄疸等。2~3周后出现腹水、下肢水肿、脾脏增大变硬、胃肠道出血、昏迷甚至死亡。 黄曲霉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体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表现为肝细胞核肿胀、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主要诱发肝癌的发生,还可以导致基因突变,损害肾脏,降低机体免疫能力,诱发多种癌症如胃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同时...[详情]
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只有通过长时间高温(100-120℃)作用,如高压消毒和锻烧才能使其大部分失活。在一般情况下,巴氏消毒法或烘烤面包的热度(中心最高温度为100℃)并不足以使黄曲霉毒素完全灭活。这些毒素对强酸和强碱较敏感。因此,在提炼油时,用氢氧化钠萃取游离脂肪酸的工艺可以进一步破坏毒素的活性。 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从祖国医药宝库中,找到了一种能置黄曲霉毒素于死地的克星...[详情]
黄曲霉菌或称为黄曲菌、黄曲霉等,是一种真菌。在自然环境中,它是一种常见的霉菌,在储存的肉类中会造成储存的问题,那么肺部黄曲霉菌感染严...[详情]
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土榨油”无污染比较安全,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专家指出,“土榨油”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食用油存在黄曲霉素超标的情况。那我们该如何选择呢?近日,媒体曝光了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两地市场所出售的部分散装花生油存在黄曲霉毒素超标情况。黄曲霉毒素是什么?毒性怎样?佰佰安全网将为您解读。专家解读1、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最早被发现于1960年,是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以上,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B...
原标题:常挖耳朵可能致癌 真不是吓你的哈 爱掏耳朵的成都人小心哦!3月3日全国爱耳日,看看你有哪些用耳坏习惯 老外入乡随俗,喝茶的时候享受掏耳朵。 3月3日是第17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4个国际爱耳日。然而,却有不少人忽视了耳朵健康,有的人爱长期掏耳朵,有的人爱长期戴耳机听音乐,有的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听力筛查……在耳鼻喉科医生看来,很多我们不经意的小动作,实则隐藏着大风险。比...[详情]
11月29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了7批次不合格食品情况,通报显示,不合格样品主要出现在水果及其制品、保健食品批次中。其中,长沙市雨花区湖南高桥大市场湘大保健品经营部和长沙市雨花区湖南高桥大市场洁康保健品商行销售的标称广州万康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批次威莱斯牌芦荟胶囊不合格。从霉菌检出值来看,长沙市雨花区湖南高桥大市场湘大保健品经营部销售的上述胶囊霉菌超标299倍,另一保健...[详情]
8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的《总局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将网红电商零食品牌三只松鼠推向风口浪尖...[详情]
3月2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其官网通报4批次食品不合格,京东、天猫再上“黑榜”,一周前它们刚刚上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