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问:水污染成因与污水处理方法? (1)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污染物质 (包括油膜和油珠),常用的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等。 (2)化学处理法: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常用的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包括电解)法等。 化学法可使用-聚合氯化铝絮凝剂,作为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通过压缩双层,吸附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网补等机理作用,使水中细微悬浮粒子和胶体脱稳,聚集,絮凝,混凝,沉淀,达到净化处理效果,由于其pH值宽,适应性好,在工业废水处理上的应用也就非...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排污单位超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上一年度应交纳排污费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上一年度排污量无法计算的,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年排污量计算。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哪些方法对净化污水有作用? A/O法。即厌氧—好氧工艺,流程如下: 生活污水——前处理——厌氧水解池...[详情]
镍是人类生存所需的其中一种微量元素,可是过量地摄取则会被其毒性所影响。那么污水中镍超标有什么危害?下面和佰佰安全网了解下吧。...[详情]
近几年,我国进口食品被曝频频出现质量问题,对此监管部门正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对待进口食品。 据中山检验检疫局通报,630箱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饼干23日在广东中山被依法销毁。该批总重量达1663.2千克,货值逾8000美元的进口饼干因大肠菌群超标,违反了中国食品安全标准被依法销毁。据中山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科副科长武致介绍,大肠菌群是食品检测中重要的微生物学指标,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大肠菌群超标预示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存在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近年来越来越多海外休闲食品进入中国,主要品种有糕点饼干、饮料及糖果...
近日,江苏省食药监局公布2017年第11期食品抽检情况,7批次样品抽检不合格。本次公告的监督抽检信息共涉及8类食品529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522批次,不合格样品7批次。其中:糕点55批次,不合格1批次;水果制品75批次,不合格1批次;餐饮食品43批次,不合格2批次;粮食加工品154批次,不合格2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47批次,不合格1批次;食用农产品83批次,蛋...[详情]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抽检饮料,罐头,酒类,蜂产品,水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豆制品,食用农产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糕点,薯类和膨化食品,粮食加工品,蔬菜制品,乳制品等18类123批次样品,合格样品117批次,不合格样品6批次。 网络图片据了解,此次抽检不合格样品所涉及的标称企业、产品和不合格指标为:陕西秦洋长生酒业有限公司2015...[详情]
10月21日,北京食药监通报24批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并全市下架停售。其中北京大发正大一批香卤鸡肝大肠菌群超标,永辉超市蛋白质...[详情]
6月1日,安徽省食药监局发布今年第2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在抽检的156批次食品中,有7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5.51%。不合格食...[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