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即使乳糖酶缺乏个体,也可耐受少量乳类(120ml至240ml),不会出现不耐受症状。限制一天中摄入乳糖总量,一般乳糖限量为12g。少量多次食用也可减轻乳糖不耐受反应,一次食用量不超过250ml为宜。只要每次饮牛奶时能掌握合理的间隔时间和每日摄入总奶量,就可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请注意,婴幼牛奶过敏患者请选择羊奶或其他奶制品。 2、不宜空腹饮奶。有乳糖不耐受者,不宜清晨空腹饮奶。在进食其它食物的同时饮用牛奶,例如乳制品与肉类和含脂肪的食物同时食用时,可减轻或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 3、先用发酵乳(如酸奶)代替鲜乳。发酵乳中的乳糖已有20%-30%...
虽然两个疾病的症状非常相似,都是反复腹泻排粘液甚至血丝便。但是食物过敏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对食物的一个过度的病态反应,而乳糖不耐受是身体缺乏了消化酶引起的不适,所以它们的病因和致病机理是不一样的,治疗也不尽相同。 ●食物过敏需要逃避过敏原,而乳糖不耐受需要逃避的是食物中的乳糖。 ●食物过敏需要到3岁以后才逐渐消失,而乳糖不耐受在病因去除后规范治疗2-3周症状就能逐渐消失。 ...[详情]
在医学检测中,常见的有14项,包括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螃蟹、鸡蛋、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小麦。另外,还有90项食物不耐受检测可供选择,包括蔬菜、肉类、酵母、水果等。 28769名被调查者有29.63%鸡蛋不耐受,24.56%螃蟹不耐受,13.88%牛奶不耐受,12.04%虾不耐受,11.11%鳕鱼不耐受,7.18%大豆不耐受,4.14%玉米不耐受。而...[详情]
某部电视剧里面的一个角色就因为吃了小龙虾浑身发红,昏厥送进送进医院,这部电视剧的这个角色由于太现实在网络上非常火爆。也让不少人了解到...[详情]
人体的维生素与蛋白质相信各位在平时生活中肯定十分注意,对于高蛋白食物与高纤维食物也是搭配得当,毕竟这关乎人体健康成长,但食物不耐受的...[详情]
如今,很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喜爱,想让年幼的孩子尝试更多新鲜事物。逗小孩喝酒就是其一,很多人喜欢用筷子蘸着酒水给孩子,但却不知道这样是极其危险的行为,很容易威胁到孩子的人身安全,引起孩子酒精中毒。相反,也有孩子因为从小嗜酒而越发的变本加厉,嗜酒成性的。 近日,身为资深酒鬼的唐先生非常苦恼,因他想从小培养儿子小糖糖的酒量和豪爽性格,2014年开始让儿子尝酒。没想到从今年初开始,儿子只要看到啤酒瓶子,就会伸手去抢来,一口气能喝半碗啤酒。现在他只能把酒都藏起来。扩展阅读:三人挑逗2岁男孩喝酒致其酒精中毒死亡 现已被批捕 更多儿童安全资讯,尽在本安全网站。
[#椰树新包装又遭质疑#低俗且虚假宣传,当地工商确认:正在调查处理]日前,椰树椰汁更换2019年新包装,依旧延续以往“大胸美女”风格。近年椰树椰汁广告尺度越来越大,最近的文案将产品定性为“丰胸神器”,却被质疑虚假宣传。12日,记者联系当地工商局称情况属实,正在调查中。佰佰安全网提醒市民,不要轻信陌生人,特别是在无法分辨对方身份是真是假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将自己的个人信息示人,包...[详情]
上周末某晚10点左右,急救车将一名15岁男孩送进医大四院急诊科。当时,男孩中毒症状很重,意识不清,口吐白沫,样子就像癫痫“大发作”。医生询问男孩父母后得知,孩子在两三个小时前服用过卡马西平。见状,中国医大四院急诊科主任朱杰、副主任沈京莲赶紧组织抢救,对其进行血滤治疗,俗称“洗血”。经过治疗,男孩很快恢复意识。医生问他知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事,小男孩儿摇头:“我啥也不知道了,脑子...[详情]
提到茅台酒,最先想到的就是“国酒”宣传,但2016年12月26日国家商标局决定,“国酒茅台及图”商标不予注册。...[详情]
昨日中午12时,厦门铁路公安处漳州车站派出所民警证实,从该男子行李中查获的四瓶“绿茶”,实为易燃易爆物品中的万能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