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质的挥发性是指它从液体或固体变成气体的倾向。有一类被称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物,这些化合物一旦暴露到空气中就会迅速地从液体或固体变成气体。一种物质越容易挥发,越有可能消失到空气中。 浓硫酸会不会挥发是看其浓度的,98%的浓硫酸又叫发烟硫酸,如果你细看的话,挥发的硫酸会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生成烟雾状,但如果浓度不大的话,硫酸一般不会挥发的,不像盐酸,挥发性较强。 浓硫酸密度比水大得多,直接将水加入浓硫酸会使水浮在浓硫酸表面,大量放热而使酸液沸腾溅出,造成事故。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液体老鼠药放到家里是会挥发出来的,而且人是会通过呼吸道吸收入血的,会对人造成影响的。因此应该将老鼠药密封好,避免挥发,这样既保证了老鼠药的疗效,也可以避免对人造成影响。 ...[详情]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吃蟹的好时节,但是关于螃蟹的谣言如“蟹黄致癌”、“螃蟹打针”、“螃蟹注胶”......你是否听说过?往下看,让我们逐一击破这些谣言↓↓谣言一:吃蟹黄致癌一篇名为《美国卫生局叫停华人吃蟹黄,因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广为流传。其实纽约市卫生局的消费建议并非针对螃蟹或蟹黄,而是由于纽约当地工业污染严重,建议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并不适用。谣言二:螃蟹打针增重一个疑似向青蟹体内注射不明液体的视频在网络热传,网民纷纷猜测注射物为胡萝卜素、蟹黄膏和尿素精等,引发公众广泛讨论。四川农业大学水产系教授杜宗君表示,往螃蟹体内注入液体后,环境渗透压会产生剧变,...
大学生冷暴力成为热门话题。近日,记者在驻济高校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其中女生109份,男生71份。通过问卷分析发现,75%的女生曾经在大学期间有过“被孤立”的感觉,甚至有70%的女生通过“站队”进入小团体来寻找归属感。宿舍冷暴力多由小事儿累积引发,记者采访发现,不打招呼就用室友打来的热水、乱放东西等,都可能成为冷暴力的导火索。“她们孤立我,难道仅仅因为...[详情]
资料图:叶选基2015年11月28日,南方日报发布讣告称,香港国叶集团主席叶选基因病于2015年11月26日凌晨00:55分在广州离世,享年75岁。叶选基生于1940年,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父亲是叶剑英元帅的弟弟叶道英,前妻为开国上将吕正操之女。曾任中信香港集团总经理,正天科技集团控股公司董事长。今年7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由叶选基先生担任名誉主编...[详情]
据环保部最新通报,5月1日至15日期间,23个督查组共检查4328家企业(单位),发现3016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69...[详情]
中央气象台7月8日06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7月8日08时至7月9日08时,福建南部、广东东部、台湾南部、安徽西南部、内蒙古西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