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有没有毒性? 甘草本身是没有毒性的。它的副作用主要来自它的成分阿片,也就是鸦片,并且甘草有可能会导致一些患者出现一些过敏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道等方面,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反胃,需要注意的是,倘若患者大剂量服用甘草制剂的时候,有可能会诱发假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生,甘草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和祛痰止咳的功效,对于治疗脾胃虚弱和身体上火引起的咽喉疼痛和咳嗽有痰都有很好的作用。 甘草虽然属于天然植物,相对比较安全,但长期滥服甘草的话,还是会产生全身浮肿、血钠浓度增高等现象。长期的水肿加重了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加上高浓度钠离子对血管壁的损害,最终导致高血压发生。 ...
5号电池电解液有毒。不同的行业应用的电解液,其成分相差巨大,甚至完全不相同,例如,人体的电解质主要由水分和氯化钠、PH缓冲物质等组成,铝电解液电容器的电解液含GBL等主要溶剂,超级电容器电解液含碳酸丙烯酯或乙腈主要溶剂,锂锰一次电池电解液含碳酸丙烯酯、乙二醇二甲醚等主要溶剂,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则含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以及碳酸二乙酯等主要溶剂.它们各自的导电盐也完全...[详情]
樟脑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大多数樟脑丸中含有二氯苯、萘。人体若长时间大量使用樟脑丸,其有害物质会通过人体的呼吸被吸入,以及皮肤、粘膜和...[详情]
“白果虽有药性,但也有毒性,大家可得留个心眼”,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目前,蜂蜜市场乱象丛生,尤其是造假现象颇为突出,存在造假容易检测难的问题。据欧洲公布的“十大易造假食品黑名单”中,蜂蜜赫然在列。对此,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日做出回应:将积极推动蜂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修订和蜂蜜掺假补充检验方法的建立。该项举措实施将加大对造假蜂蜜的整治力度,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一、现行标准无法鉴蜂蜜真假 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超市里销售的蜂蜜品牌多达几十个,蜂蜜种类繁多,有枣花蜜、洋槐蜜、枸杞蜜、紫云英蜜、荆条蜜、荆花蜜、椴树蜜、益母草蜜、枇杷蜜等,规格大小不一,售价也是参差不齐,便宜的每500克在30元左右,贵的则要上百元。此外,记者调查中发现,不少超市和网店...
清华附中丰台学校操场 丰台教育信息网 资料图2015年12月13日,针对媒体报道的清华附中丰台学校塑胶跑道异味,并可能对学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官方微博@北京市教委 回应称,市教委紧急要求对涉事跑道暂停使用,并责成丰台区委托权威机构进行检测评估。 @北京市教委 微博截图此外,如有学生感觉身体不适,经家长同意后,学校应安排相应检查。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还表示,目...[详情]
17日,记者从平潭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在平潭流水海域采集的牡蛎样品中检出麻痹性贝毒超标,该毒素具有较高危害性,且烹煮不能消除。记者从当地海洋渔业部门了解到,当地已关闭了检测出贝毒的养殖生产区,并将流入市场的牡蛎全部下架销毁。据了解,平潭流水海域检出有毒链状裸甲藻细胞密度低于赤潮基准密度,未发生赤潮现象,在该片海域采集的鲍鱼样品未检出麻痹性贝毒,牡蛎样品中检出麻痹性贝毒...[详情]
2014年我省监测结果显示,街头流动餐饮(散装馒头、油条等食品)超标率较高。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与营养所今年增加了流动街头餐饮...[详情]
以重庆市为例,今年1-5月份,常住人口的一孩出生36463人,较上年同期减少16207人;二孩出生30657人,较上年同期减少124...[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