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毒中毒预防 河豚毒素毒性稳定,加热和盐腌均不能使其破坏。河豚鱼的毒素主要集中在肝脏、卵巢(鱼仔)、睾丸中,尤其是卵巢含毒最剧。其毒性强度因不同种类和不同季节而有差异,每年1~5月是河豚鱼产卵的季节,此时其生殖系统发育毒性最强,以卵巢、睾丸和肝脏为主要有毒部位,其次为肠道、血液、鳃、肾及皮肤等。所以,在春节食用河豚鱼中毒最多见。 河豚毒中毒的预防重在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向群众说明河豚鱼有毒,不要食用,渔业单位,各菜市场均应在出售海杂鱼前,应严格检查,将河豚鱼挑出,并送交有关部门集中处理,河豚毒素中毒无特殊解毒剂,但由于毒素存在体内解毒和排泄甚快,如果发病后8小时未死亡,...
1、正规商品上都有一个防伪查询代码,登录上面指示的网站输入这个验证码就可以查询。2、商品标签上面有查询真伪电话,可以发短信或者打电话输入验证码即可查询。 3、网购的话,当商品邮寄到您手里,您先查看外包装,是否和正品包装一样,包装是否简陋等,然后打开内包装,查看内置物品色泽,味道是否有异样。 4、如果是购买手机的话,由于市场存在山寨机、水货、克隆机、翻新机等,通过刷机等手段...[详情]
标准计量食品添加剂可以给食品增加色香味,但是超标的食品添加剂会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那么,如何检验食品添加剂是否超标呢?...[详情]
记者28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率领研究团队,利用猴子单倍体神经干细胞成功“破译”了河豚毒素的两个靶点基因,并通过基因敲除试验,让神经类细胞获得了河豚毒素抗药性,这一研究将使河豚中毒者“有药可救”,相关成果在最新一期干细胞与神经发育领域学术期刊《Development》上在线发表。河豚美味,然而河豚毒素却奇毒无比,常令误食者瞬间死亡,其作用靶点和毒理机制迄今不为人知。既有研究认为,河豚毒素是一类神经类毒素,其毒理可能为使神经细胞内的钠钾离子通道受阻进而起到毒害作用。那么,能否利用猴子单倍体神经干细胞来筛查河豚毒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点”呢?率领团队反向...
每年3月至5月都是河豚鱼产卵的季节,毒性最强,最易发生河豚鱼中毒。 河豚毒素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0.5mg就能让人致死。而且河豚毒素对热稳定,盐腌或日晒都不能使其破坏,只有在高温加热30min以上或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被分解。220℃加热20-60min可使毒素全部破坏。河豚毒素中毒潜伏期很短,短至10-30min,长至3-6h发病,发病急,且缺乏有效的解救措施...[详情]
近日,泰国南部海滩发现一块疑似飞机残骸,引发人们对该残骸是否来自马航370航班客机的推测。昨天,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表示,马方将就泰国南部海岸发现疑似飞机残骸一事向泰国当局进行确认,目前不能确定它来自马航370航班客机。据泰国世界日报新闻网报道,23日,泰南洛坤府巴帕喃县的渔民在离岸边30-50米的海上发现一个巨大的铁片残骸,该残骸长达3米,被渔民捞起后已通报军方来调查。渔民...[详情]
作为一种食材,被河豚食客们赞为天下第一鲜,古有“不食河豚,焉知鱼味”的说法。与此同时,河豚本身又带有剧毒。这些极致的特点为河豚的食用...[详情]
北京朝阳区青年路附近多名市民被狗咬伤。伤者至少包括3名儿童在内的6名市民,一男孩脸部受伤严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