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泄密事件意识形态安全安全知识
1、在填写信息时,请不要轻易填写自己的个人资料信息。 一些网站会让你提交你的住址,姓名,电话,年龄工作单位等等信息,你或许认为网络这么大,填写了也没什么,那你就错了。现在,一个不需要任何后台数据的网络高手,完全可以找出你的出生地,年龄,性别,学校或者工作单位等。 这里你会说那我怎么注册?我建议是,对于比较大的知名网站你可以填写,小的网站譬如某小说等还是别填真实的了。还有需要找工作的,不要乱发简历,因为很可能你的隐私就是这样被你自己甩出去的。 2、 不要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 当你玩某些游戏或者使用某些软件时。可能需要收费,这时出现了一种软件—破解版...
-
商业泄密罪条件
主观条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手段侵犯商业秘密,明知道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仍然去做,过失不构成本罪。 客观条件 1、通过用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故意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恶意泄露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详情]
-
商业泄密罪量刑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详情]
-
什么是商业泄密罪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那么什么是商业泄密罪呢?一起...[详情]
-
什么是计算机泄密
很多人知道什么是计算机泄密,不知道计算机泄密的危害有什么,下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一下。...[详情]
网络泄密事件意识形态安全安全新闻
原标题:教育部称接到研究生考试作弊举报 已报请警方调查2015年12月27日,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结束。当晚,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日前接到举报,反映有考生收到个别科目部分试题的作答与考题内容相关。教育部有关部门立即报请公安机关进行调查。教育部表示,涉考违法犯罪行为严重破坏考试秩序,损害教育公平,教育部门将会同公安等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刑罚修正案(九)》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国家教育考试刑事犯罪,绝不姑息。另据澎湃报道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陆续接到不同来信爆料称,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初试出现漏题的迹象。 网友...
-
网络安全七种意识:发展建设网络强国
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的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成为冬日里涌动的一股热流。正所谓“接地气才能有底气”,让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就需要将其作为网络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突出培养“七种意识”。一是网络主权意识。网络作为陆海空天之外的“第五类疆域”,国家必然要实施网络空间的管辖权,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在移动互联是“新渠道”、大数据是“新石油”、智慧城...[详情]
-
2015年典型网络谣言事件盘点
谣言一向都是伤人于无形的,特别是网络谣言,其依托于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社交平台,传播速度更快,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治安的影响更大。网络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将猜测翻转成“存在”,在网上兴风作浪,扰乱人心。关注信息安全的本安全网下面盘点了2015年网络谣言事件,希望大家能学会辨别网络谣言,并能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上网,不要随波逐流,做一个网络谣言的制造者或传播者。 网络谣言危...[详情]
-
-
2015年网络诈骗事件盘点
春节临近,发红包、买年货等网络购物行为越来越多,进而令网络诈骗也呈现高发态势。本安全网现盘点了2015年网络诈骗事件,这些网络诈骗事...[详情]
网络泄密事件意识形态安全安全产品
网络摄像头
网络摄像头是传统摄像机与网络视频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产品,除了具备一般传统摄像机所有的图像捕捉功能外,机内还内置了数字化压缩控制器和基于WEB的操作系统,使得视频数据经压缩加密后,通过局域网,internet或无线网络送至终端用户...[详情]
周边产品
家用网络摄像头
家用网络摄像头主要用于在家庭外部使用手机通过3G网络观看或者监控家中大范围的情况。例如防盗、看保姆...[详情]
网络硬盘录像机
网络硬盘录像机,比较鲜明的说法就是监控服务器。首先它具备通过监控视频头采集数据,经过传输到录像机,...[详情]
与网络泄密事件意识形态安全相关的文章
离职员工其实一直都是企业需要注意的群体,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中有60%与人才跳槽有关,佰佰安全网针对近期华为员工泄密事件...[详情]
互联网时代,一些媒体为抢时效、片面求快,不注重调查核实;为赚取点击量,无视事件真假,导致新闻报道出现一次甚至多次反转,前后反差之大让人瞠目结舌。佰佰安全网整理了2016年十起网络热点事件舆情反转案例,通过反思这些反转案例,探讨网络“舆论反转”现象频频发生的原因,以及各方如何理性使用“拇指话语权”,减少“神反转”出现的几率。1、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详情]
石化装置苯泄漏的危害严重,已引起广泛关注。 而苯在常温下为一种高度易燃,有香味的无色的液体,为一种有机化合物,也是组成结构最简单的芳香烃...[详情]
近年来,抢劫黄金案件屡被曝出,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威胁,佰佰安全网专注与公共安全知识的小编为大家盘点了近三年的抢劫黄金事件,小编带你了解。男子为一夜暴富抢劫金店2014年10月7日,27岁的男子欠了几万元赌债。梦想一夜暴富的他决定抢劫一家金店。为此,他专门从网上找来大量视频,“学习”如何抢劫、布置逃跑路线。这一局依旧未能让倪强美梦成真。在这场...[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